第323章 冒顿身死,大方的项羽(1 / 2)

阿育王虽然松了口气,可冒顿这边的压力陡然就上来了。

若说这大秦的将帅之中,谁最擅长骑兵冲击,那自然要属项羽了。

李信蒙恬王贲等人,更擅长军阵作战。

面对李信的围攻,这冒顿已是强弩之末,待到项羽领着数千人冲杀进来,便立刻溃散。

项羽身边的这些个精锐,才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屠杀。

才一加入战团,刚才匈奴人还能守住的阵型顷刻间瓦解,战到了这个时候,匈奴人的意志已是到了顶点。

阵型涣散,便有不少人开始四散奔逃起来,鲜血飞溅,骑着战马的秦人,四处追逐着掉队的匈奴人,犹如猎杀动物一般。

对岸的阿育王,只觉得眼皮狂跳,他也是见识过大世面之人。

年轻时的阿育王,也曾带兵征伐叛乱的部族,那等两军拼杀,甚至坑杀战俘,他也是习以为常。

可眼前秦人和匈奴的交战,当真是刷新了他的三观,原来士兵的意志可以这么强,原来兵团作战,阵型切换可以这么丝滑。

匈奴人虽然败了,可那等拼杀的意志,牢牢地印在了阿育王的脑海里。

他自认为,自己这边的士兵,没有这般凶狠劲。

年轻时,阿育王征战四方,巩固了孔雀国的统治,中年时,又宣扬佛教,让社会安宁。

他自认为自己是天选之人,有因皆有果,佛祖让秦人到来,与孔雀国结仇,这就是因。

阿育王统帅大军,灭了秦国,把佛法传递给秦人,这便是果。

激战的局面瞬间变成了屠杀,这些秦人浑身浴血,犹如地狱归来的恶魔,而阿育王的使命,便是消灭这些恶魔。

可眼下,若是直面秦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被这番场景洗礼了一遍,阿育王更加坚定了要灭亡秦人的决心,要把佛法传递给每一个秦人。

助他们洗刷身上的罪恶,遁入佛门!

光靠自己的力量完全不够,饶是孔雀国疆域辽阔,可想要一个人歼灭大秦,无异于痴人说梦。

阿育王已是打定主意,等回到楼兰王都,便立马派使者前去寻求增援,去找塞琉古国、托勒密王国,乃至罗马共和国。

塞琉古国的费亚娜算是远近闻名的女战神,可今日就算她站在这里,也要瞠目结舌,往日里她那些引以为傲的战绩,手中的精兵强将,能不能打得过全盛时期的匈奴,都是个问号。

更别说,把匈奴打的灭族的秦人了!

而强大的罗马共和国,不过是一个汉尼拔而已,已是让其焦头烂额。

若是让他们知道,这东方有个这么强悍的国家,他们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阿育王有信心,可以集结这么多国家来共同抗秦。

若是真让大秦踏入西域,那这些个国家,必然会灰飞烟灭,孰轻孰重,这账他们自然会算。

子婴自然不知道,这阿育王此刻的想法,瞧着木桥坍塌,他也是一阵可惜。

没了这桥,今日想要进军西域应该是没机会了,不过,也无所谓,毕竟大父可是说过,这讨伐孔雀国,他要亲征的。

若是今日在这杀了阿育王,就让这游戏失去了乐趣。

子婴知晓,自从六国一统后,大父的精力都放在了国家治理上,已是鲜有年轻时争霸的雄心。

灭了六国后,已是没有了强敌,留下了唯有寂寞,只得把精力全部放在治理国家之中。

当初,大父得知孔雀国的存在,明显是有点兴奋的,说出这句话,子婴也能感受到,大父那颗不灭的帝王之心。

既然天意让子婴今日不能灭了阿育王,那便等大父来吧,想到这里子婴把目光又投向了战场内。

项羽的加入,瞬间就让匈奴溃败,眼下大部分的匈奴已是伏诛,只有少数还在拼杀。

李信此刻已是焦急万分,没想到十拿九稳的战事,却让自己拖了这么久,虽然是一场胜仗,可在李信看来,赢得却不漂亮。

公子把这个机会给了自己,自己却没把握住,眼下,这项羽却又是前来驰援。

待到围住冒顿的匈奴人,一个又一个倒下,李信拔出兵刃,也是顾不得太多,亲自驾着战马冲向了冒顿。

这头功,他得自己拿。

一旁的数名亲信见状,慌忙跟着李信一起冲向了冒顿。

可忽地,身影一闪,一道身影却是比李信更快冲向了冒顿。

项羽挥舞着长枪,入了人群便是直奔冒顿而来。

虽然服饰一样,可冒顿当年被自己射瞎了一只眼,还是十分好辨认。

横贯长枪,项羽挑翻了挡在身边的几名匈奴人,便是一记突刺直奔冒顿而来。

冒顿此刻已是精疲力尽,当这熟悉的战马袭来,他还愣了片刻。

这不是自己的战马吗?

烽火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