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多搞人才,多种树!(1 / 2)

说到融合问题。

是关乎到一个国家今后稳定发展的必然因素。

由于北宋与金国、西夏、吐蕃等国连年交战。

双方的百姓对彼此的仇恨度都非常高。

尤其是大宋子民面对金国、西夏这样的国家时,那仇恨度可想而知。

金国两次侵略北宋,第二次直接导致北宋灭国。

西夏与北宋的摩擦时间更长。

在大宋子民眼中,西夏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今天宣战,明天又呼吁和平。

至于吐蕃,由于在唐末便开始走向衰落。

所以和北宋之间还相对和平,仇恨值并不太高。

可是关乎金国、西夏的融合,就是个巨大的问题。

冷锋摸索着下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纵观历史,想要促进融合,无非就是两种方法。”

“第一用酷刑的方式,逼迫被征服国家的百姓,强迫他们不得不融合到本方的文化之中。”

“比如清代的剃发令,算是其中的典范。”

“再比如元朝时期,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也算是一种极端的手段。”

冷锋轻轻摇头。

“这两种方式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非常不可取,受到的反抗也非常多。”

“所以,我建议用第二种。”

冷锋竖起两根手指,朝着赵谌晃了晃。

赵谌仔细的听着,生怕错过某个细节。

“如果你征服了金国,甚至统治了整个东北以及草原地区。”

“那么就可以在他们的原地修建堡垒。”

“让大大小小的堡垒替代城池的作用,改变他们游牧的习惯。”

“然后再将堡垒慢慢变为城池,让他们从游牧文明变成农耕文明。”

建设堡垒,推进城池建设。

这样的做法就等于是逐渐的渗透、改变女真人、契丹人、蒙古人等等他们的习惯。

进程虽然缓慢,但受到的反抗也是最小的。

“另外,把一些不适宜耕种地区的金国遗民进行相应的南迁。”

“派遣专门的汉官,前去这些地方养马。”

“这样既给北宋提供了马场,又能够有效的防止金国遗民重操旧业。”

冷锋顿了顿,接着说道:“等他们习惯了农耕生活,再想回去可就难了。”

冷锋的建议让赵谌受益匪浅。

他提起笔,唰唰唰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我也有补充!”

燕破岳身体倾斜向后,右臂搭在桌子上,右手食指轻轻地敲了敲桌面。

“针对西夏,你可以利用河套地区的优势,将西夏人集中迁移到河套地区。”

“在多山地区,可以开发梯田模式,让山地也可以被利用起来。”

“还可以大规模种植树木,为北宋提供源源不断的木材。”

嚯?

赵谌听到这儿,瞬间想到了一个词,叫做植树造林。

燕破岳的思想要是放在北宋,那可是先进的很啊。

虽说西夏控制的地区,并不如现代一般略显贫瘠,即便是有沙漠,但沙化的程度远不如今天这么大。

可植树造林这种事儿,也绝对是造福一方,造福后代的好事情啊。

减少沙化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木材,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另外,西夏的山区之中,也包含不少矿藏。”

“合理的开发利用,组织一些西夏人和宋人一起做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也就渐渐的能够融合在一起了。”

无论是冷锋,还是燕破岳。

他们的建议都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进行融合。

赵谌也都记录下来,方便自己查阅资料。

“潜移默化的方式确实不错。”

“但是也要考虑到别有用心的野心家。”

“不能一味的怀柔,该动用无力的时候,还是要动用无力!”

李云龙攥紧拳头,重重的敲在桌面上。

“一些贼心不死的人,总会站出来搞破坏。”

“这个时候就要杀人!”

“用鲜血和屠刀,起到震慑的作用。”

“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都知道,暗地里搞小动作的下场!”

李云龙瞪着眼睛,浑身的杀气骤然迸射出来。

赵谌也暗暗点头表示同意。

对付敌人自然要采用极端的方式才行。

把那些野心家打痛了,打怕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敢搞破坏了。

众人又讨论了一阵。

在李云龙和赵刚的牵头下,重新梳理了从军事、政治、民生、科技四个方向的一些建议。

赵谌也都仔细的听着,当听到好的建议的时候,赵谌就立刻记下来,生怕遗漏什么。

讨论课很快也就接近了尾声。

团长李云龙站了起来。

他声音高亢的说道:“兄弟们,通过这几天的总结、探讨,让我对大家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穿越回北宋的讨论课,今天就正式结束了!”

“从明天开始,大家各司其职,加紧训练,不能松懈!”

“北宋的穿越虽然结束了。”

“但我们现实还要保疆卫国!”

“可不能因为讨论课就松懈下去啊!”

赵谌一听这话,心里有些失落。

讨论课结束了。

战友们也确实给了自己不少好的建议。

说实在的,赵谌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但自己总归有一天要离开啊!

赵谌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着的密密麻麻的文字。

虽然都是出自自己的手笔,但这些全都来自自己的战友。

有了这些东西,即便是自己穿越到北宋,也相当于有了战友在自己的身边。

回到宿舍后,赵谌将笔记本上的笔记重新抄录了一份。

这一次的字迹更加工整,条理也更加清晰了不少。

赵谌决定从明天开始,除了必要的训练外,自己泡在图书管里面。

按照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在图书馆里面找到对应的书籍。

不过很快,赵谌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他忽然想起来,图书馆内的书籍虽然齐全,但是唯独缺少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