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全靠演技(1 / 2)

六甲神兵,又是六甲神兵!

听到这四个字,朱皇后忍不住发出一声冷笑。

冷笑声在安静地大殿内,显得格外刺耳。

“何栗你身为当朝宰辅,主张投降议和也就罢了。”

“竟然还相信什么六甲神兵的鬼话!”

“真是天大的笑话!”

朱皇后早就想当面呵斥何栗等五人了。

什么狗屁的六甲神兵,那根本就是郭京那个神棍编造出来的谎言!

可笑的是上至皇帝,下至宰相竟然都相信了神棍的鬼话!

闻言何栗猛然抬头,正对上朱皇后那凌厉的目光。

何栗缩了缩脖子,他沉声说道:“皇后娘娘,此事乃是国事,娘娘可不要忘记,后宫不能干政啊!”

何栗把祖宗家法搬了出来,想要压住朱皇后。

朱皇后却缓缓起身,走到了何栗等五人面前。

“是啊,后宫不能干政。”

“可五位爱卿,为何要轻薄本宫?”

“趁着官家不在,大殿中又空无一人,五位爱卿为何要对本宫动手动脚?”

朱皇后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凤冠摘掉,并且将衣服撕开一角,露出白皙的香肩。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为了能让自己的谌儿掌握大权,朱皇后任何疯狂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更何况,赵谌还是被太宗托梦,受命于祖宗,掌握城中大权。

这样香艳的一幕,瞬间让五名宰相低下了头。

“皇后娘娘,请您自重!”何栗高声大喊着,同时向后退了几步。

“娘娘,请您自重!”

其余四人也跟着纷纷后退,脸上也都露出了惶恐的神色。

轻薄皇后?

尤其是趁着皇帝不在的时候。

那可就是欺君罔上,是抄家灭门的重罪!

即便五位宰相权势再大,也大不过皇帝。

尤其是在大宋朝文人风气极重的情况下,轻薄皇后这种事一旦传出去,那五位宰相可就真的名誉扫地,成了所有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了!

“自重?”

“五位爱卿轻薄非礼,还让本宫自重?”

朱皇后突然发难,让五人有些不知所措。

耿仲南反应迅速,他转身就像跑去将文德殿的大门打开。

大门关着,没人能够看到殿内的情况。

若是皇后一口咬定,他们五人轻薄、非礼了她,那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自古女人告轻薄、非礼一事那是一告一个准。

尤其是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赌上自己的名节,去诬告一个男人。

虽说北宋时期还没有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论调。

但女人对贞操、名节还是非常看重的。

尤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名节、清誉一事可是关乎国体!

眼看着耿仲南转身就要跑去开门,朱皇后大喝一声:“还愣着干什么?抓人!”

朱皇后的娇斥声,在大殿中就像是一道闷雷般炸响。

五名宰相顿时头皮发麻?

他们下意识的看向四周,空荡荡的大殿中,根本不像是能藏着人的样子啊!

可就在五人慌乱的功夫,有三个人从房梁上一跃而下。

“奉皇后娘娘懿旨,抓贼!”

何万里、赵鹏程和王金雕三人怒吼着,朝着五名宰相冲了过去。

事已至此,这五人那儿还能不明白,自己这是中了皇后娘娘设下的圈套了!

“娘娘,您这是为什么?”

何栗瞪大眼睛,满脸惊恐的看向朱皇后。

朱皇后冷笑一声。

“为国除贼,为国除奸!”

刺耳的声音犹如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穿了五人的心脏!

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在朱皇后的眼眸深处,有一抹浓郁的担忧。

朱皇后所担忧的,正是太子赵谌!

不知道宫外的事情如何了。

“皇后娘娘,您……您这是自毁名节!”

被压倒在地上的唐恪,扯着脖子大喊大叫。

眼看着事情不好,被抓住的耿仲南猛地一掌打向王金雕。

耿仲南这一掌来的极为迅猛,又极为突然。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位平时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宰相大人,竟然还有一身的好功夫!

王金雕猝不及防,直接被耿仲南一掌正中胸口!

噗!

王金雕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身体也像是断线的风筝一样,向后飞了出去!

耿仲南眼神中闪过一抹阴狠。

“皇后娘娘,真有你的!”

“来日再见!”

耿仲南知道,自己必须要溜之大吉了!

尽管皇后娘娘没有实权,可皇后如今衣衫不整。

一旦打开了文德殿的大门,门外的那些士兵谁会相信五名宰相说的话?

即便有心腹掌控皇城司的兵马,但那些士兵可不全都是心腹啊。

眼看着皇后受辱,忠于朝廷,忠于大宋的士兵会作何感想?

到时候皇后稍稍煽动,很有可能导致军队哗变。

皇城司兵马一旦哗变,场面就很难控制了。

所以,耿仲南第一个想法就是跑路。

即便皇城司兵马哗变,自己也会绝对安全!

嘎吱!

耿仲南拉开文德殿的大门,眨眼的功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皇后满脸惊讶。

她怎么也想不到,耿仲南竟然还会武功这件事。

“来人啊!来人啊!”

朱皇后稳住心神,踉跄着跑到文德殿的大门外。

她此时衣衫不整,香肩半露,头发散乱,脸上还带着些许泪痕。

看上去就像是受到了什么非人的对待一样。

“快来人啊!”

朱皇后倚在文德殿的大门上,带着哭腔不停大喊大叫。

听到动静的皇城司士兵闻讯赶来。

见到皇后娘娘如此,一个个纷纷低下头,正眼都不敢看皇后一眼。

“娘娘,发生了什么事情?”

领头的皇城司将领恭敬地问道。

朱皇后哭诉道:“宰相何栗、唐恪、冯澥、孙傅以及耿仲南五人趁着官家不在内城。”

“假借议事为名,想要强迫本宫在文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