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陀螺(2 / 3)

拒绝了贝尔。

不得不说,马克·吐温在文学上多成功,在风险投资领域就有多失败……

李谕又给贝尔聊起了最近关于飞机的研制进展。

贝尔说:“听说欧洲已经成立了国际航空联合会,这对我们的飞机研制工作是莫大的鼓舞。”

李谕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而且在比利时召开的奥林匹克大会要专门成立一个协会,监管航空体育事业。”

没错,后世航空界的权威组织,一开始的想法也是把飞机运用到运动领域。

和汽车有那么一点像,不过赛车的发展对早期汽车真的蛮重要。

贝尔说:“如果是比速度,我想发动机的功率提升将至关重要。比利时人发明了一项叫做涡轮增压的技术,用在飞机发动机领域必然非常有前途。”

李谕说:“喷气式的研制会麻烦很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动力,整个飞机的设计全都要改动。”

“喷气式好个名字,”贝尔说,“你觉得多久可以付诸实现?”

“至少也要二十多年。”李谕预估道。

“那太久了!”贝尔遗憾道,“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都不好说!”

李谕说:“先不提这个,咱么还是应该关注当下。我最近设计了几项专利,用在航空以及航海上都很有实用价值。”

贝尔晓得李谕每次搞出来的专利都是好东西,迫不及待说:“快拿出来让我看看!”

李谕拿过一个皮箱,取出一些图纸说:“产品的名字叫做陀螺仪,这一款叫做陀螺方向仪,专门用于飞机的平稳性调整。”

贝尔在飞机领域浸淫多年,一眼就明白了这个发明的重要性,兴奋道:“去年我听说有人在做陀螺仪,没想到最先让你做了出来!有了这东西,在天空复杂的气流下,飞机就能够自行调整飞行姿态、持续平稳地飞行!”

陀螺仪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有一个绕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装在内环架内;然后在内环架外加上一外环架,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陀螺仪。

转子可以环绕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做自由运动。

学过高中物理的肯定知道,运用的物理内核就是角动量守恒。

后世的手机、稳定器、航空器、轮船都离不开它。

不过李谕现在做出来的相对后世来说比较简易,因为陀螺仪的制造本身不复杂,关键是如何小型化的同时又能保证极高精度,并且还能对其他设备组成联动;涉及一大堆机械学、控制学、信号学的理论。

而现在,李谕只是做出了初级形态的陀螺仪。

这玩意在五六十年前,傅科研究傅科摆时就发现了,他当时在研究地球自转,无意间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子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

不过想在工业中想要让它提高实用性,需要电动马达。

直到去年,才有发明家让陀螺仪的转子达到20000转的程度。李谕则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让它真正可以用在飞机以及航海上。

李谕又拿出另一张图纸:“这种陀螺稳定器面向航海领域,用框架和船体固定在一起。当船体侧摇时,陀螺的力矩就会迫使框架携带转子一起相对于船体旋进,从而产生另一个陀螺力矩,对船体产生稳定作用。”

李谕的设计只比历史上的设计提前了一两年,当然李谕在设计理念上有不可忽视的先进性,所以不管是专利申请还是社会接纳程度,都很高。

贝尔俯下身子,仔细看着图纸上的设计,他是发明界大佬,脑海中迅速勾勒出制造出来的样子,一遍一遍地赞叹着:“精妙!精妙!”

马克·吐温和雨果·根斯巴克这两个主业文学、副业发明的“二把刀”也凑过来看李谕的图纸。

雨果收回眼神,再看看自己手里的“专注器”图纸,简直是小学生与博士生的差距。

马克·吐温则不以为意,反正自己搞发明就是业余爱好,而且想一想自己发明的胸罩才更有文艺色彩不是!

离开华尔道夫酒店,贝尔与李谕一同来到实验室进行试制。

图纸很清晰,原理也不复杂,并且有前人多年的铺垫,所以很快就做了出来。

此后的专利申请顺理成章,没多久就通过。

贝尔哈哈大笑:“用不了多久,我相信飞机就可以在天上进行更高更远的飞行!”

在给美国海军的轮船进行试验后,陀螺平衡仪也大获成功,很快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船只都会开始采购。

本来按照历史,应该是一年后德国最先使用然后推广到全球,李谕相当于让它提前了接近一年。

——

去往英国的船票到了李谕手中,他要先去一趟苏格兰了。

开尔文勋爵最近的病情持续反复,牵动了整个英国科学界。

大半个英国有名望的科学家都跑来了格拉斯哥,就连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