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军队大改革和备战(1 / 3)

按照岳云定下的军队改革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个是正式起用班、排、连、营、旅、军团六级编制,且将麾下军队分为五大军团,分别是背嵬军团、镇北军团、镇南军团、镇西军团和镇海军团、镇河军团。

其中,镇北军团的军团长为杨再兴,副军团长为白海青(原青州义军首领),编制两万人,步兵一万两千人,骑兵八千人,负责德州和齐州的防务,主要对敌方向为金国。

镇南军团的军团长为朱仲庆、副军团长为王立奇(原德州义军首领),编制两万人,步兵一万人,骑兵一万人,负责海州、密州防务,主要对敌方向为南边宋国朝廷。

镇西军团的军团长为李丰,副军团长为黄仲兴(原青州义军首领),编制两万人,步兵一万,骑兵一万,负责兖州防务,主要对敌方向为中原的王次翁。

背嵬军团的军团长为张子钊,副军团长为张虎(原兖州义军首领),编制两万人,步兵一万,骑兵一万,负责大名府和青州防务,驻守大名府的同时,还担负对其他三个方向战略支援任务。

镇海军团的军团长为魏子超,副军团长暂时空缺,编制两万人,负责海上作战任务。

镇河军团的军团长为苏飞鱼,此人为原淮河帮的副帮主,胡运江麾下第一干将,擅长江河水战,副军团长位置暂时空缺,编制一万人,水师基地设在齐州黄河南岸,负责黄河上的水师作战任务,

此外,还有岳小飞的特战营升一级为特战旅,编制两千人,暂时编有一千人。

其中,背嵬、镇北、镇南、镇西这四个陆战军团各自下辖四个作战旅(两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一个工兵营、辎重营、一个卫生连,一个警侦连。

每个旅编制四千两百五十人,下辖四个营和一个警侦排,各营一千人,警侦排两百五十人,营编四个连,连编四个排,排编四个班,整体上各军团都采取‘四四制’。

工兵营和辎重营各一千人,卫生连和警侦连,以及军团和旅两级参谋队伍加起来有一千人。

而特战旅相对比较特殊,依然采用的是“三三制”,下辖三个特战营。而每个特战营又下辖三个连,分别为杀手连、突击连、侦察连。

此外,军务府下设参谋部、后勤部、装备部、训练部和军法部这五部。

军务府主官为胡运江,参谋长为杜春风,后勤部长是黑狐狸(原密州义军二当家,在大当家黑蛇被岳云杀死之后,带领密州义军投降),装备部长是于双喜,训练部长是教导大队的大队长田万虎兼任。

而军法部长则是由暗目司的司使蓝梦婷兼任。

除了把军队编制自下而上改为班、排、连、营、旅、军团六级之外,且重新划分了防区,明确了作战任务和主要将官的任职决定之外,此次军队改革还有两个方面。

其一,在军队内部推行举手军礼制度,取消一切跪拜大礼。

岳云直接将后世伟大的天朝军团的举手礼照搬而来。

在岳云看来,军中将士要有血性,不能有事没有就跪拜,无形中削弱了将士的昂扬姿态和熊熊战意。

同时,也算是提升治下军人地位和荣誉感的一个有效举措。

事实上,这一项改革得到了几乎所有士兵的热烈欢迎,本身就对军心士气有很强烈的凝聚提升作用。

其二,这次军事改革还包含军勋制的正式施行。

部队的军勋制在汉朝时便已经存在,和后世军衔制度有些类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岳云本想直接采用后世军衔制度,但考虑到这个时代部队实际特点和社会价值观的特殊性,综合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军衔制度并不适合。

最后岳云与军务府经过调研分析之后,决定将后世军衔制度和这个时代军勋制度相结合,实行镇北王集团军队独有的军勋制度。

武官除了本身品级职务外,以军勋品秩决定服色、俸禄、资历等,分为上将军、中将军、少将军、上都校、中都校、少都校、上都尉、中都尉、少都尉九级。

结合当前镇北王麾下军队的军职和主要职位人员具体细化如下。

上将军包含镇国上将军,镇北上将军、镇西上将军、镇南上将军、背嵬上将军,镇海上将军、镇河上将军,主要是军务府主官胡运江和各个军团的军团长。

昭武中将军、昭毅中将军、昭勇中将军、昭信中将军、昭慧中将军等,主要为各个军团的副军团长和军务府下辖的参谋部、装备部、后勤部、训练部、军法部的部长。

少将军主要是军务府下辖的参谋部、装备部、后勤部、训练部、军法部的副部长,以及表现出色的旅长。

比如,眼下特战旅的旅长岳小飞便直接给了少将军的军勋。

上都校主要是各大军团旅长、副旅长,中都校是副旅长、营长,少都校是营长和副营长,上都尉是副营长和连长,中都尉是连长和副连长,少都尉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