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能工巧匠(2 / 3)

匹配、耦合的意思,也就是男女得匹配在一起,才能完整,因此古称“仇夷”,意思就是匹配在一起的人。

也有博学的专家教授说这都是误解,为什么呢?据考证说,仇夷人居住的地方蚊虫牛虻很多,咬人,他们就用泥土涂在身上防蚊虫。

涂泥有花样、有讲究,从身体的正中间画出一条中分线,男人左半身涂红泥,右半身涂白泥,女人相反,左白右红,乍一看象是一半红人和一半白人合成了一个人,所以才产生了那种“比肩民”的误会说法,其实还是普通人。

奇肱国和比肩民是邻国,双方通婚,仇生赤的母亲就是仇夷人,才叫“仇生”,其实就是“仇甥”,即仇夷人的外甥,“赤”才是名字。

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也到过奇肱国和比肩国那里,所以《禹迹图》上也记载了这两个国。

奇肱国居住的地方,水泽纵横,丛林茂密,那里最大的灾害就是麋鹿群。

现在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于濒危物种,极罕见了,而在上古的时候极多,可以说遍布山林水泽,一群都是几百只、上千只,几群麋鹿过来,一夜之间能把农田里的庄稼连吃带践踏弄个罄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害,比蝗虫都可怕。

自然,古人把“多麋”当成一种很可怕的自然灾害,类似蝗灾,如《左传-庄公十七年》说:“冬,多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载刘歆的解释就是“刘歆以为毛虫之孽为灾。”京房《易传》里说:“废正作淫,大不明,国多麋。”又说:“震遂泥,厥咎国多麋”,总之麋多就是一种灾害。

麋鹿形体大,数量多,那时候弓箭的杀伤力又不足,对付不了它们。

奇肱国人就把砲车的制造技术用上,制作很多了砲车,称为“栻杠”,几十架栻杠用十多斤重的大石块当砲弹,对着麋鹿群齐射,能消灭很多麋鹿并吓走它们,效果极佳。

到了有虞氏末年的时候,仇夷山附近发生了重大的旱灾,呆不下去了,奇肱国人就乘着飞车,和一部分仇夷人乘着东风迁徙到了西北更远的地方,根据汉代人作的《括地图》说是“去玉门四万里”,古代的短里是一里大概77米,四万里合今天的3000多公里,距离玉门关三千多公里,也够远的,应该是现在的欧洲地界了。

不过奇肱国人有飞车,当时最发达的交通工具,距离不是问题,所以也经常回中国来,不为别的,就为回到他们原来居住的仇夷山下去狩猎双头赤鹳,取了它们的毛用来作飞车,《山海经?海外西经》说奇肱国“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就是指这种鸟。

赤鹳身体很大,羽毛长而轻,而且有极大的浮力,据说它们可以在空中长距离滑行,只用尾巴控制方向,飞几百里都不用扇动一下翅膀,就是因为它们这种很特殊的羽毛起作用,是奇肱人制造飞车的主要材料。

仇生对商汤说:“不瞒君上,您这个图上的机械其实已经很落后了,如果中原现在还在使用这种栻杠,那么要是遇到我们奇肱人造的栻杠,会被打得粉碎。”

“哦?”商汤两眼放光:“怎么回事呢?”

“几百年来,这种工具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改进,不仅射程远,准确度还高。这种老栻杠只能抛射一百步以内,一般只有七八十步;而我们的栻杠可以抛射一百二十步到一百五十步,还有左右档和上下档,可以调整抛射的角度和远近距离,您这图上的栻杠就没有这种功能。”

“您说的这个,你能造不?”商汤急乎乎地问。

“在下在奇肱国是车工,就是造车的,不造栻杠。但是我知道栻杠制造的过程,再加上您这个老图作基础,只要有木头,这个并不难。”

“不难?您先生说得容易,”大匠彊说:“我们实验了许多次,都失败了,这东西不好做的。”

仇生说:“最主要的是栻杠的各种构件必须符合标准,组装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如果稍有误差,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抛臂如果安装在衡上的长短比例不合适,要么抛不远,要么拉抛绳的费力,发射速度慢;如果架子做得不稳固,一抛射就左右摇晃,会偏离目标影响精确度,甚至散架。但这些对于我们奇肱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真的?哈哈哈~~~~”商汤仰天大笑起来:“真是苍天助我啊!哈哈,好,仇生先生,这样,本侯封你作司空署的木正,让大匠彊和百工们协助,给我造些砲车出来,我有大用。”

“木正”是分管木工的官职,就是木工的头儿,《列仙传》上说:“仇生赤,当汤时,为木正”,就是指这事儿。

“谢君上,君上的救命之恩赤无以为报,此事自当尽心尽力。”仇生赤说。

大匠彊说:“臣下愿意率领百工全力辅助木正大人。”

“好好,来来,请二位满饮此爵,预祝成功。”商汤举着爵说。

就这么着,从外国来的高科技专家仇生赤就当了商汤的木正,帮助研制“大杀器”大架砲车。

商汤的打定的注意是,只要能研制出来砲车,他就有底气和昆吾、韦、顾拼一拼了。

***

在伊尹的府邸里,义伯从景亳回来,把商汤迁都的事情说了一遍,伊尹不停地点头:“好好。”

“大人,君上正在研制砲车,同时在调集兵马粮草,说等准备好了,就要去攻昆吾和韦、顾呢。”

伊尹皱着眉想了想,说:“好像还缺点儿什么。君上去攻三凶,得有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号令诸侯,否则不太好讲。”

“什么理由呢?”

伊尹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