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1 / 3)

长安小青梅 汀水 1907 字 2023-06-02

这日天朗气清,熏风过面。

兴化坊,秋竹曲。

“你这老妇好生奇怪,这明明是我家的李子树,你作何要摘我家的果子!”

一个十三四岁、梳着螺髻的小娘子双手叉腰,柳眉倒竖,气冲冲地冲着隔壁罗府家的老太婆吼道。

罗老妇杵着拐,不以为意:“你这小丫头,你家的李子树都过墙伸到我家院子里来了,那就是我家的了。”

徐十二娘气得跺脚:“这明明就是我家的李子!”

四周邻居皆探头,笑呵呵地看着她两人对峙。

“这徐家小娘子又同罗老妇吵起来了。”

“这次又是为什么?”

“嘿,听徐十二娘说罗老妇摘了她们家的李子。”

徐十二娘回头望了望自家的李子树,成熟的果实呈紫红色,饱满圆润,看着便让人生馋。

徐十二娘:“罗老妇,你快些将我家的李子还给我!”

罗老妇老神在在:“都说了,既然长到我家院子里了,这枝上的李子就是我罗家的了,为什么要将自家的东西还给你?”

徐十二娘年岁小,哪里说得过罗老妇,急得原地转了几圈,最后嘴一咧,“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四邻们纷纷笑开。

“快看,徐小娘子又哭了。”

“你们说,罗老妇会不会将李子还回去?”

“当然不会了。”

邓桥揣着一把瓜子四处闲逛,想看看哪里又有没有什么邻里纠纷,他好去给人调解调解。

路过秋竹曲,邓桥见各家各户都探头张望,连忙将手中瓜子踹好,上下理了理衣服,抬脚往曲巷里面走。

“发生什么事了?”

众人闻声回头,见是邓桥,忙笑:“邓小郎君来了?正是时候呢,这徐家小娘子和罗家老妇又吵起来了,你快去看看。”

这邓桥是坊中一户独居的小郎君,家中略有些薄财,平日里没事儿便爱走街串巷,听各家八卦,其次便爱调解坊中各家的矛盾,是以被兴化坊的百姓成为“和事郎”。

此时“和事郎”走到徐、罗两家大门中间站定,对着一老一少行了个礼。

罗老妇也笑眯眯地还了个礼,徐十二娘还沉浸在悲伤中,哽咽不停。

邓桥决定还是先安慰一下小姑娘:“十二娘,快莫哭了,你瞧你现在,都没有平日里那般乖了。”

邓桥以前便调解过这两家之间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是以对这套流程熟悉得很。

徐十二娘泪眼婆娑,朦胧中见到邓桥,嗷了一嗓子,一头栽进后者怀里:“我的李子……”一边哭,一边打嗝。

邓桥拍了拍十二娘的背:“先别哭,别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旁边一个热心邻里道:“徐家的李子树长到了罗家院子里,罗老妇摘了那半边的李子,徐小娘觉得那李子是她们家的,让罗老妇还回去呢。”

邓桥目光看向徐家院子里那颗枝叶蓁蓁的李子树。

红彤彤的果子看得邓桥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徐十二娘从邓桥怀中抬头,一双泪眼看着他,邓桥连忙移开视线,看向另一边罗家:“罗家阿婆,您觉得?”

罗老妇理直气壮:“这树枝伸过来了,当然就是我家的!”

徐十二娘:“那是我家的!”

罗老妇:“你这小儿,不知道何为尊老?”

徐十二娘:“那你都一把年纪了,不知道何为爱幼?”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谁都不让谁。

邓桥:“两位,听我一言。”

徐十二娘和罗老妇都齐齐看向邓桥,四周邻居也都望着邓桥。

邓桥清了清嗓子:“这事说到底,便是这棵李子树的归属问题。既然徐小娘子和罗阿婆都不让步,不如这样,将那些李子分给四周邻里们吧。”

徐十二娘同罗老妇皆是一愣。

徐十二娘率先反应过来:“就这样办!”

看热闹的邻里显然没想到还有他们的事,纷纷拍手叫好。

罗老妇面色不愿,但没办法,只能回身将那框李子端出来,一一分给邻里们。

“谢过罗大娘了。”

“也谢过徐小娘子。”

一时间邻里和睦,熙熙融融。

不远处一颗槐树下,郑曦、郑诫两人站在树下,无言看着这边发生的一切。

郑诫挠了挠头:“这邓桥还挺……挺……”支吾了半天,郑诫:“还挺会做事的……”

郑曦瞥了郑诫一眼,扶额:言卫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邓桥看着和乐融融的邻里一家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掏出怀中的瓜子,准备继续走街串巷。

然后转身就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邓桥口中的瓜子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