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1 / 3)

长安小青梅 汀水 2128 字 2023-06-04

义宁坊位于长安城西北角,紧邻开远门。坊中多胡人来往,更建有景教、祆教等外来宗祠。

清禅见着街上许多穿红衣的祆教教徒齐聚,问郑曦:“今日怎么这么多祆教信徒?是有什么仪式吗?”

郑曦透过清禅掀起的帘子看了一眼,道:“月中祆教有赛祆仪式,想来都是去宗祠参礼的。”

马车绕过街巷,在一处破落荒败的宅子前停下。

郑曦扶着清禅下了马车,一旁早有言卫的人在外面候着,见着他二人,连忙上前行礼:“郎君、清阳县主。”

清禅四处看了看,这宅子真是偏僻,周围门可罗雀,人烟稀少。

郑曦:“带路吧。”

那人走在前面,郑曦拉过清禅的衣袖:“走了。”

这处宅子不大,园中荒草萋萋。清禅偏头用手捂着口鼻:“好大的尘灰。”

郑曦笑着摇了摇头,掏出帕子递给清禅:“这宅子荒废了许久,又没人打理,县主暂且忍一忍。”

清禅瞪了他一眼,接过那方墨竹手帕:“打趣我?”

郑曦挑眉含笑:“某不敢。”

言卫的人推开房门:“郎君、县主,请。”

郑曦点了点头,对他道:“你去外面候着。”

房中一股潮湿霉味,两人四处转悠。

一扇早已残败的屏风、几张摇摇欲坠的案几、一台檀木梳妆台,珠帘微动,再无其余多的。

“咦,这里竟然还有一把嵌云母石五弦琵琶?”

清禅往里面走了走,拂开帘子,瞧见那把落在地上的琵琶,不由奇道。

郑曦回:“晚玉娘子擅琵琶,倒也不奇怪。”

“七娘,你过来看看这些。”郑曦唤道。

清禅循着他的声音走过去:“怎么了?”

郑曦从妆奁中抽出一沓信纸递给她:“你瞧瞧。”

清禅接过那些泛黄的信纸,仔细看着。

“萱娘亲启……几日不见,心中甚念,近日得一奇玩九珠环,已遣人送往晚玉楼,送以萱娘一乐……”

“三郎启……君离长安已数月,不知越州风土如何,以致郎君乐不归京?”

“……越州有一手巧匠人,善制琵琶,吾为萱娘求得一把嵌云母紫檀琵琶,卿误我也……三郎留……”

清禅看了几封,俱是晚玉娘子与靖王之间的书信来往,言语间掩不住的情真意切。

“萱娘……”清禅看了剩下几封,将信纸递回郑曦手中,“萱娘是晚玉娘子闺名?”

郑曦立在清禅身边:“晚玉娘子是她出名之后的称呼,原姓贺,单名萱。”

清禅抬眸看了他一眼,眸中意味不明:“这样看来,靖王与晚玉娘子之间当真是郎情妾意。”

时下女郎名讳只有家人、好友、夫君等人知晓,靖王信中唤晚玉娘子为“萱娘”,可见真是喜爱对方。

郑曦被清禅那一眼看得怔住,随后解释:“这些都是言卫去查的。”

他连七娘名字都不知晓,何以关注其他女子名讳。

清禅拉开妆奁,里面还有许多金银首饰,都是二十年前长安正流行的样式。

她伸手拨了拨:“所以这地方是靖王与晚玉娘子幽会之处?”

郑曦将清禅的手拉过来,用帕子擦了擦:“这些东西都不知放了许久,你动它们做什么?”

清禅看着郑曦温润认真的眉眼,笑:“你说是不是?”

郑曦捏了捏清禅手心:“自然是了,珍珠娘子不是说了,她从晚玉娘子与那个神秘人的对话中听见了‘义宁坊’?再加上这些信纸,及那把琵琶,想来就是了。”

“晚玉娘子名动长安,靖王受先帝喜爱,两人一举一动都受到众人注意,自然得找个地方幽会。”

清禅想了想:“也是,靖王妃出身韦氏,生□□妒,眼里容不得沙子,若不寻个僻静的地方,晚玉娘子怕是要遭罪。”

清禅道:“没想到靖王还挺会怜香惜玉。”

郑曦觎了清禅一眼,没说话。

清禅又问:“所以靖王与晚玉娘子是如何相识的?”

据她所知,靖王不是个爱去那些风月场所的人。

郑曦拉着清禅往外走:“当年晚玉娘子名满京师,受先帝诏令,入宫为先帝及一众宫妃、皇子表演,自那以后,靖王便与晚玉娘子多有往来。”

清禅恍然大悟:“所以是先帝自个儿牵的线。”

两人回到马车上,马车缓缓向前行驶。

清禅道:“所以到头来,忙活了这么久,幕后之人就为了让我们知道靖王与晚玉娘子之间的事情?”

郑曦临走前将那些信纸带上了,此事握在手中:“自然不是。”

言卫的人早就盯上了这处地方,暗中细细搜查过,从来没有什么信语,今日他们一来,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