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3)

杨徹与结保的几位同乡一同排在安江府的队伍中,跟着差役举着的序进排朝前去。

此时他方见到贡院门旁几位被士兵看守的被查出夹带的考生,个个衣衫不整,狼狈不堪。

他们右边排着的是清河府考生,杨徹有心扫了眼整个队伍,想碰碰运气,能不能见到那位涂解元。

涂缙没看到,瞧见排在前面的一个熟悉身影,正是当初在杨宅门前街道上喊人的那位书生。

他左手拎着考篮,里面堆满考场要用之物,右胳膊抱着卷起的厚衣服,正在同前面的同乡说话。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进考场要注意的事情,谆谆叮嘱,像个老父亲。

看得出不是第一次下场,考场里面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句句都是良言,杨徹也认真听着。

书生前面的同乡侧着脸对书生,二十五六年纪,皱着眉头,不知道是不舒服,还是不愿搭理,一直没有说话。

“仲辰,你别紧张,一紧张头就会晕,肚子会疼,还想去茅房。你放轻松,有我呢……”

书生又说了许多,名叫仲辰的年轻书生终于点头嗯了一声,转过脸去。

清河府的队伍在前面,官员点名的时候,杨徹注意听了声,年轻的书生叫田仲辰,年长者叫管若虚。

同乡这会儿回头对杨徹道:“我原本不紧张,被那兄台絮叨这一阵,我这会儿心怦怦跳,还真有点肚子疼。”

杨徹安慰他两句。

同乡骂了句:“这该死的家伙,难怪他同乡不搭理他,啰里啰嗦像个长舌妇。”

说完放下东西捂着肚子。

“严重吗?”

“不严重。”同乡摆手,又将年长书生骂一遍。

另外几位相熟的同乡也都安慰他几句,同乡稍稍好一些。

左边有人喊了他一声,竟然是杜诲。

他旁边的两人看着眼熟,一位是在聚贤楼文会场见过,还有一位似乎是真假画的时候茶厅外起哄的书生。

当初起哄的书生是秦戴川安排的人。

杜诲和秦戴川的人在一起?

此时,他脑海中忽然闪现一张透亮的纸,纸上有杜诲二字,当时他只觉得像个人的名字,没朝心里去,原来还真是人名,而且是面前之人。

杜诲也是秦戴川的人?

想通这一点,一些事情他也想明白了。

他笑着向对方打了声招呼,见杜诲穿着比平常人单薄,关心一声。

杜诲笑道:“在下身子比常人抗冻一些,倒不觉得寒冷。”

杨徹打心底里羡慕,自己里三层外三层,比平常人穿得还多,想比之下显得自己太弱。

心中这么想的时候,对方几人也都这么打量他。

其中一位书生开起玩笑:“还是杨公子准备充足。”

杨徹尴尬笑笑。

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考篮里还装了根老人参,恐怕还要再取笑几句。

很快点名官员拿着登记簿喊:“安江府杨徹及识认结保人近前。”

杨徹与杜诲道了声别,与同乡过去。

此时贡院门前闻声的人都纷纷看向安江府这边。

“他就是安江府解元,鉴画才子杨徹?”一人惊道,“我在文渊书铺见过。”

“我在聚贤楼还见过呢!”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还在春风楼见过。”

“鬼扯!他怎么可能去春风楼那种地方。”

“真的,还被倚云姑娘拉走呢!”

“莫不是眼花了吧?”

“倚云姑娘赌闱姓,买的就是他。”

“你们说这次会试会元会是他吗?孙公子这次也下场的。”

……

贡院门前许多人相互交头接耳私语,对这位凭借一副《壬戌天狩图》名动华阳的才子议论起来。

杨徹此时已经走到门前,递交入场签,两名差役一位念着外貌特征,一位核对。

“身长八尺,偏瘦,面白,无须,方脸,凤眼,高鼻……无特殊疤痕标记。”

“无误。”

然后结保人识认,因为有阮大人的担保,差役没有再细细核对。

都说一跃龙门飞升,可龙门前的身份核对和搜查,却让举子们颜面扫地。

虽然经历了很多次,杨徹心里还是抵触的。

提着东西进入龙门进行搜查的时候,更是羞愧难当。当众去衣检查,上穷发髻,下至鞋袜,即便是拥有开放思想的他,也觉得自己是个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死刑犯。

搜查差役看着他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忍不住叹气。

“今天第一次见到穿这么多层的。”差役调侃道。

若非面前的人是大人们都以礼相待的大才子,又是知府的公子,他们早就不耐烦三两下将对方的衣服扒下来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