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3)

长安平 菽久 2056 字 9个月前

长安富贵迷人眼,引无数人趋之若鹜。

朝夕之间,有人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九万里。

有人坠入尘土,连名字都留不下。

这就是大魏的都城,长安。

金銮殿上,两排的官员都在窃窃私语,时不时将目光投向站在最前面的赵杭。

她身着节度使的官袍,垂眸立于上首,一言不发。

当年她去陇长是临危受命,打下凉、鄯二州后,朝中争论许久,最终是魏帝一言敲定,给她封了官。

所以她才能靠着一场场胜仗升官,最终成了陇长节度使。

“这便是赵杭将军啊……”

“有赵老将军的风范。”

“女子当官,传出去旁人还不知怎么笑话呢。”

……

有贬有褒。

魏帝终于来了。

窃窃私语一下消失,只余殿上震耳的“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帝笑意满面地一手,看向下面:“诸位爱卿请起,今日赵杭凯旋,可是大喜事。”

他说着将视线投向赵杭,笑意更甚:“杭儿,赵廉泉下有知,定会欢喜的。”

“陛下褒奖,臣不敢当。”赵杭一点也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但依旧做得规规矩矩,滴水不漏。

一名站于中后方的官员突然跳出来,语气咄咄逼人:“敢问赵将军,张元先副使究竟是如何死的?”

赵杭没回头,淡淡道:“张大人在监军时不幸遭元戎攻击,中了箭。凉州大夫已拼尽全力。只是,张大人没扛过来。这些臣都写在军报中了,陛下。”

那官员依旧咬着赵杭不放:“监军时为何会遭元戎攻击?说到底还不是你统筹不利,害得张副使命丧凉州。”

赵杭终于转头,扯扯嘴角,对着那人道:“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她说着又向皇帝拱手道:“陛下,凉州州府李英此前曾查到张元先的手下与凉州山匪有联系。这是他托臣带回来的状子。”

她将状子递给一旁的太监。

太监拿着上去给了魏帝。

谢文伯终于站出来。

他已是知天命的年岁,但锦衣玉食的生活让他看着儒雅温和,丝毫不见老态。

“陛下,”他拱手道,“张元先已死,臣以为,死者为大,不必让张副使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是吧,赵将军?”

他说完,对着赵杭笑笑,仿佛长辈对晚辈一般温和的笑意。

魏帝扫过那封状子,将目光投向张载:“张爱卿,你说呢?”

张载相较两年前老了许多,不知是因为独子的死亡还是连年的操劳。

他一声不吭,在魏帝再喊了一声后,才颤颤巍巍道:“陛下,臣只求犬子能安宁在九泉之下。”

魏帝摩挲着那封薄薄的状子,又看向赵杭。

赵杭跪下行礼,道:“陛下,既然张大人已走,臣也不愿他死后还不得安宁。”

魏帝一下拍了拍手,笑道:“既然杭儿都这么说了,那此事到此为止,谁也不许再提。”

他说着环顾四下:“退朝。”

赵杭去了魏帝的书房,没呆多久,便又出来了。

刚出宫门,还未到长安街,就看见了萧鸣珏。

“你身子好了?”

先前圣旨来时,也调了萧鸣珏回长安,在督察院领个正四品的官职。

虽然官位连降两级,但直属魏帝,真论起来,也算不上贬。

萧鸣珏倚在长安街口的柱子上,笑盈盈地冲她一扬手:“自然是好了。”

长安要比凉州繁华不少,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挤得很。

赵杭走到萧鸣珏身边,看了眼四周,轻声道:“真热闹。”

“你多年未回长安,我陪你去逛逛吧。”萧鸣珏指尖悄悄勾上她的指尖。

赵杭低头看了眼身上的玄色官服,又看了眼萧鸣珏的常服,笑了声:“罢了,穿着这衣裳逛街,不太好。”

“那去我家看看吗?”萧鸣珏见赵杭没甩开他的手,不死心地问道,“就在长安街,不远的。”

两人纠缠的指尖被遮在赵杭的宽袍下。

她看不见,但能感受到。

“行啊。”赵杭回勾了他的手指,笑道。

索性阿姊今日去了杨启那边,她这身份又不好与杨启有过多牵连。

萧鸣珏是真有钱。

长安街寸土寸金。

他的宅子就在长安街的中心地段,闹中取静。

小院推门进去,已打扫整理清楚了,藤萝爬满院墙。

院中还引了一潭泉。

总之就是造价不菲。

赵杭看了一圈,称奇道:“二品尚书的俸禄这么高吗?”

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