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最快的小伙伴(1 / 2)

第二天是星期五,现在实行的还是每周五天半工作制,不是周末,就不是磨洋工等下班的时候,狮林制药厂财务科里,修青羽工作正忙,无暇管顾黄玉龙了。其实关于驻外办事处的会计建账及核算的整个流程及具体细节,修青羽已经全部教授给黄玉龙了,他也掌握得很好(那是当然的,他上辈子就会了),不需要再讲解什么东西了,所以现在黄玉龙没有什么事做,便拿了修青羽的五珠十三档算盘,作从1加至100的加法计算,以练习珠算(打算盘)指法。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珠算也一样,一段时间不打算盘,指法就生疏了,所以必须经常练习。

算盘是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刘洪(约129年~210年,泰山郡蒙阴县,即今山东临沂蒙阴县人)发明的,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并且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地方还在使用它。算盘曾经很重要,一直有江湖传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科学家们用算盘算出来的。黄玉龙记得上辈子中国珠算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建国至今,每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算盘(即珠算),并且要经过考核取得珠算等级证书(普通五级以上)后才能从事会计工作(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珠算等级证书分为能手级和普通级两种,能手级比普通级高。能手级有能手一级至能手六级,能手六级最低,能手一级最高。同样地,普通级有普通一级至普通六级,普通六级最低,普通一级最高。黄玉龙对算盘兴趣不大,当初在学校时不常练习,结果只考了个普通二级。在学校时,指法最娴熟的时候,用算盘从1加至100的计算过程,黄玉龙最好成绩是用时59秒,在班里属中上水平,最快的同学是祝丹枫,他只需用时55秒,他的珠算等级证书是普通一级,是班里等级最高的五个人之一。

“铃铃铃”,一旁的电话响了,黄玉龙停下指法练习,起身过去接听。

“您好,我找黄玉龙。” 是一个潮汕口音的男人,不过黄玉龙想不起是哪一个人。

“我就是,您哪位?”

“玉龙,我是楚雄啊!”

“哦,是你啊,你好,好久不见了!” 原来是李楚雄,他是黄玉龙的邻居加小学同学。

“是啊,差不多四年了。” 电话那头的李楚雄语气听上去挺高兴。

“你担在哋块(你现在在哪)?” 黄玉龙问道。

“我指船(现在)在穗城哩,燕塘牛奶公司对面,省农垦红光印刷厂,我在这打工。”

“霞么近近(那很近啊),嗯,我暗头(傍晚)落班过去看你!” 黄玉龙决定过去探望李楚雄。

“好哩,我在这等你。”

“好,暗头再见!” 黄玉龙挂了电话,心情愉悦。

李楚雄是黄玉龙在旧屋居住时候的邻居,他家在黄玉龙家屋子背后公路对面的老幼儿园(1970年幼儿园就搬到场部食堂那边了),1984年那里的房子衰颓不堪居住时,他家才搬到场部大楼旁边的这排平房居住,是最靠场部大楼的那一间。而在第二年,老幼儿园的那几间房子都倒塌了,成了废墟。

老幼儿园里有一个水泥建筑的滑梯,中间正方形平台约两平方,五米高,左右各有一条六米长的滑道,这里是黄玉龙五岁到八岁时候的乐园,几乎每天都要滑上一两个小时,裤子都磨破了好几条。

老幼儿园是两米高围墙围起来的正方形地块,边长为二十五米,里面住着三户人家,左边这户是生产科副科长张俊明,汕头人,后来工作调动回汕头市去了。张俊明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张宏伟学习不好,1984高中毕业后待业在家,1986年初他们一家就搬汕头去了,不知张宏伟他后来从事什么行业。张俊明女儿张秀玲考上师范学院了,毕业后做了一名初中教师。小儿子张维民跟黄秋龙是同班同学,是场部的“孩子王”,小伙伴们都称他为“张司令”,黄玉龙就是他手下的“参谋长”。张维民会画铅笔画,经常画一些军官,警察的铅笔画奖励给手下小伙伴们。张维民后来考上了中山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做了律师。

中间这户人家就是李楚雄家了,他父亲李贵春是粮食加工厂主任,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李楚雄的母亲高琪不知什么病长期在家休养 ,从邻居大人们的言语间似乎可以推断出高琪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李楚雄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李雪珍跟黄秋龙曾是同班同学,后来留级跟黄玉龙成了初三同班同学。作为留了几年级的历届生,李雪珍平时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她自己,都认为她1988年中考考上中专是板上钉钉的事。由于镇里不设中考考场,这里的初三学生每年中考都是要到县城去考试的,结果李雪珍在中考的第一天早上五点多钟,突然闹肚子,影响了状态,成绩不好,没考上中专。第二年她又复读了,终于考上汕尾市卫生学校,毕业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