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影现(上)(1 / 4)

长安回忆录 易微山 3282 字 4个月前

王妧出嫁的那天,是个极其晴朗的冬日,天明气清,惠风舒朗,和煦的阳光徐徐地洒在她正红绣金的青鸾嫁衣上,照得一张初长成的脸格外明媚鲜艳。彩旗高飞之中,王妧对着霍羲桀徐徐下拜,带着些颤抖的声音缓缓响彻于太和门下:“臣德安永曦郡主王妧,拜别圣上,惟愿圣上龙体康健,万福永安,愿天佑我大齐,万世千秋,社稷长安。”

霍羲桀身着冕服,头上的十二道滚珠垂下浓厚的阴影,他的声音在那细细碎碎的阴影里愈发地低沉起来:“山高路远,还望郡主一路平安,好生珍重。”

王妧郑重答了一声“是”,复又看向立于霍羲桀左侧的卫昤安,微红的眼睛终究是又浸满了泪水:“孩儿此去千里,不知何时才能与母亲再见,还望母亲千万爱护自身,好生保重。”

昤安眼角酸涩欲裂,却依旧是以最最温和圆满的笑容来作别王妧。她缓缓点头:“妧儿,此别无期,好自珍重。”

王妧含泪而应,终是决绝转身,一步一步朝着那宽大的马车走过去,每一步都似是有着千斤的重量。正百感交集之时,却听自己身后的昤安又叫了她一声,她一转过身,却见昤安几步走上前来,一把便将自己搂入怀中,低声嘱咐道:“孩子,此去水远山高,可无论你在何处都不要忘记,人生在世,无论何种境遇,都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一颗真心。”她顿顿,眼泪终究是一颗颗地砸了下来,“你的父皇、母妃,还有我,我们都会永远祝福你。”

王妧亦是泪如雨下,唯有紧紧回抱住昤安,以沉默代替千万的语言。

那天,长安城阳光如金,祥云悠悠,铺满了整片长安的天空。直到送亲的队伍驶出长安城后,卫昤安依旧立于高高的城墙之上,一如往昔一般,将目光久久投放于长安的尽头,追随着那大片的云彩直到视线的尽头。

王妧也走了,往后,深宫里便只剩自己与王澈两个人了。

她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皈依了,自己呢?自己百年之后又该往何处去呢?

她迎风站在高楼上,看着因帝后大婚将近而再次变得琳琅一新的长安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和寂静之中。

直到,有阵阵脚步声在她身后响起,伴随着温沉的嗓音,缓缓撞进她的耳朵:“郡主是个有福的女子,又得你的庇护,必定会有好的际遇和归宿,断然不会辜负你对她的一番苦心。”

卫昤安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道:“你知道吗?其实有时候我也很羡慕她,羡慕她此生终究还能有自己的自由。”

秦青微微叹了一声,可语调却依旧轻闲自如:“自由当然是好了,人人都想要,可那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时候到了自己手里了自己也未必能珍惜,倒不如跟着自己的一颗心走,对自己这颗心好一点,心里舒坦了,人也就舒坦了。你看,就像那风一样,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想吹向何方便吹向何方,那才是真正的快活自由呢。”

昤安偏过头来,轻轻笑了笑道:“你还是这样,和从前一点也没有变。”她又沉默一瞬,突然低低道,“秦青,谢谢你。”

秦青扬扬眉,看起来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好说好说,你若要谢谢我,再请我喝两顿酒就是了,没时间的话,把酒钱折现给我也行。”

昤安:“……”

当夜,就着永曦郡主出嫁的名头,霍羲桀特地在嘉乐殿设宴款待群臣及命妇,昤安自然也逃不了一顿赔笑应酬,华服冠冕在身,几杯黄汤下肚,整个人都似顶了百斤的石锁一般疲惫不堪。好容易熬到宴席散场,这才扶着毓书的手沿着太液池慢慢往仰止殿走。

彼时凉风拂面、秋意绵绵,整个太液池中尽是命妇宫女们放来祈福的宫灯。文彩辉煌、琳琅如霞,将原本沉闷呆板的太液池点缀地如锦缎般夺目灿烂,昤安本只延迟缓行,并未有驻足之意,一时竟也被那满池的灯火迷得入了神,不觉就停下了脚步。

毓书见昤安看得入神,便不由得笑道:“这些彩灯真是好看,原本只有宫妃命妇才能在太液池中放灯祈福的,如今圣上也准了宫人放灯,才能有这如此多的宫灯的,也真是好看。怀后既喜欢这灯,那不妨多看看,奴婢去取您的披风来给您披上,这晚风虽不甚凉,可也得仔细着。”

昤安愣了片刻,终是颔首。毓书随即疾步离去,只余昤安独自留在池畔,迎风而立。池中的宫灯照出温暖又迷离的光,照亮了她瓷白破碎的面庞,连带着那双素日里沉静如潭的眸子也多了几丝破碎伤感的神色,风吹散她耳后的几缕碎发,随着风一道向前延展着、延展着。

彼时周遭俱是宫人及命妇们喧闹而惊喜的攀谈声,她们或是抚掌大笑,或是指灯而谈,又或是合掌祈愿。那些喧闹声如细碎的浪花般朝昤安打来,却丝毫没有把她裹挟进这种欢闹中,她只是静默而孤独地立在当地,任由那一池喧闹充盈着她的眼。

打破她的静默的,是一个清脆而稚嫩的童声:“是你,我认得你,你是那位老是穿红的娘娘。”

“娘娘”这个称呼对于昤安而言已是恍若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