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2 / 2)

近过的如何?听说耶律夫人的事情已经被查出来了?就说你那个公爹靠不住,后院乱糟糟的,也没个弹压的人。”

谢凌有些听不下去了出言:“你啊,这婚事哪有十全十美的,安国公到底是公爹,关她们做儿媳的何事,公爹的后院乱总比女婿的后院乱强吧?况且前头还有世子夫妇,清徽哪里会劳神。”

谢夫人白了一眼谢凌,拉着女儿继续问东问西,知道了陈氏,尹氏还有这件事的内情之后,忍不住唏嘘:“这就是后院妾室多了的坏处,若是有个威严的主母也就罢了,可偏偏安国公夫人早逝,真是一团乱麻。”

说完了家长里短,谢清徽才谈起了正事:“阿耶阿娘可知忠顺侯府一事?”

谢凌刮着茶沫的手顿了一下:“略有耳闻。”

谢清徽叹气道:“今日宫中传来消息,新城长公主自刎于陛下殿前,过一会丧仪的消息估计就要放出来了。”

“什么?”谢夫人惊呼捂嘴:“新城长公主,那可是陛下的长姐,前朝的皇太后啊。”

谢凌也没想到长公主如此决绝,叹道:“先帝要是知道了,该多么伤心。”

“如今和嘉郡主可能会保住一条命,但是忠顺侯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今日二哥回来的时候面色凝重,他虽然不说,但是我也猜得到,上次童谣一事加上这次忠顺侯府的事情,恐怕会让安国公府再次陷入危险之中,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他才好。”

谢凌思量了一会:“自南巡归来以后,陛下的疑心日渐加重,不日前,承恩公上折子致仕,陛下同意了,如今处置东宫旧人也是毫不留情,二郎心有警惕是正常的,只是,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

看到女儿不解,谢凌继续分析:“大齐是建立在各世家推崇的基础之上,先帝夺权之时也曾借助世家的力量,如今陛下虽然在刻意打压,却也不敢太过放肆,否则一旦狗急跳墙,联合起来对抗陛下也是有可能的。

你只看陛下处理的朝臣之中,多是底蕴不深厚的勋贵或者文臣,便是之前对河东郡公府的打压,也多是削去官职,却没有夺爵下狱,可见陛下还是在意自己在仕林之中的名声。

而安国公府世代掌握兵权,更是前朝的柱国大将军,又在陇西经营多年,在军中朝中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若是没有明确的罪名,便是陛下也不能够轻易问罪,况且你公爹现在不也在急流勇退吗?”

谢清徽明白阿耶说的有道理,只是忠顺侯府一事发生过后,安国公府也即将迎来新的考验,这种未知的风暴令人恐惧。

谢凌看出了女儿的担忧,宽慰道:“依着我对陛下的了解,想必接下来,陛下会试探安国公的忠心,至于怎么个试探法,如何表忠心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若是陛下满意的话,你们就该准备离京了。”

“离京?”谢夫人不懂,但是谢清徽却了悟过来:“阿耶此前说外放是迟早的事情,便是指这一次吗?”

“对。”谢凌放下手中已经变凉的茶盏:“不过应该不会太远,安国公府曾在陇西经营多年,便是外放,也不会让你们去北地,而江南最是富庶之地,乃历朝起兵最为频繁的地方,陛下心中对安国公府有所提防,也不会让安国公去南地,只会选一个靠近京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的地方。”

谢清徽是有些惆怅的,突然离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而且外放官员没有旨意是不可以擅离的。

谢凌和谢夫人看着自己的女儿也有些心疼,不过还是宽慰:“和二郎一同去外任几年,长长见识,躲过朝中的血雨腥风,等过几年回京,我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商谈完政事,谢夫人又感叹了几句,如今已是七月,还有三个多月就是长子的婚期,小女儿在太原回不来,总不能大女儿也赶不上哥哥的婚仪吧。

谢凌倒是给自家夫人吃了颗定心丸,每年的外任都在三月份,便是下旨外放也是明年的事情,谢夫人这才安心。

得了阿耶的指点,又一同用了晚膳,谢清徽的心里多少安定了些,用完晚膳后,谢清平还没有回来,谢清徽只得先回安国公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