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2 / 2)

了,咱们一步步来。

如今前头的事情你也知道些,那个高留守和王留守都是陛下安排在这里制衡阿耶的人,至于下边还有数不清的太守,各有各的小心思。

如今除了提防陛下的人,我们也要想办法笼络些自己人,太原王氏和太原郭氏是太原的两大士族,虽然朝中人少,但是在太原地方上有不少的亲眷。

王氏到底是姻亲,咱们又是小辈,亲自拜访倒没什么,至于其他的士族官吏,过段时间阿耶可能会筹办个宴会,请这些大人们协同家眷一同赴宴。”

谢清徽拍了拍他的手:“放心吧,我明白,还有给二叔和叔母的拜帖我早已写好,明日让李四去趟王府吧。”

“辛苦娘子,如今江南的叛乱来势汹汹,山西境内也多有不安,过几日我可能就要去军营,白日里若是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派人通知我,不要自己强撑。”李靖安依旧不放心。

“我知道,你安心就是。”二人相拥而坐,屋内一片温馨,燃烧的红烛噼啪作响,窗户上映照出两人亲近的模样。

……

帖子递到王家,王神懿这才放下心来。

收到安国公府外调太原的消息之后,她就盼着能早些见到侄女,只是这一次世子夫人不曾随行,想来府中都是清徽在打点,她便没有贸然前去。

如今想来是安顿的差不多了,这才收到了侄女的拜帖,王神懿告知了母亲和大嫂之后,忙让人给谢清徽回了消息。

谢清徽这边还在清点着送去王家的礼物,李靖安也在旁边给她普及如今王氏内部的人员关系。

王老太爷已经过世,但是太夫人尚在,故而王氏还未分家。

嫡长子为王氏主君,也是二叔母的亲哥哥,如今已然致仕,只在家中学堂教养几个晚辈,妻子正是太夫人的亲侄女,出身太原郭氏。

庶次子就是先前李靖安说到的王二老爷,这位王二老爷倒是官运亨通,已经做到了正四品马邑太守,膝下唯有妾室所出的一子,妻子为前皇族元氏。

嫡幼子王三老爷携妻女外放,此时并不在太原。

嫡长女则是王神懿,也是谢清徽的二叔母,庶次女是太夫人亲自带大的,犹如亲生母女,嫁入了宗室为中山郡王妃。

理清了如今一辈的王氏当家人,谢清徽松了口气,幸而与他们同辈的,除了王二老爷那个庶子,如今都在朝中也见不着面,否则这么多人万一记错了可如何是好。

李靖安也看出了妻子的庆幸:“王氏枝繁叶茂,自然人多繁杂,不过太原郭氏的人口就相对简单些了,等之后备礼的时候,我再与你细说。”

虽然人员繁杂,但到底都是女眷,又有二叔母在,谢清徽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李靖安却要单独面对王氏主君和王二老爷。

尤其是这个王二老爷,听说此人极为功利,很难对付,谢清徽有些担心。

“放心吧,这次我们就是以晚辈的身份去拜访长辈,留个好印象就足矣,官场上的事情可不是这一次两次的见面就能理得清的,况且还有二叔在,别担心。”

谢清徽看他颇为自如的样子便点了点头,嘱咐他万事谨慎。

……

听说女儿女婿的大侄女要来,王太夫人很是高兴,当年女儿嫁入谢氏,夫妻两人感情甚好,即便是女儿没有为谢氏传承血脉,女婿也不曾变心。

便是谢氏族中有什么风言风语,也是女婿一力在前头顶着,王老夫人自问再没有比谢宁更好的女婿了。

故而她一直对谢氏颇有好感,还时常叮嘱大儿子要与谢氏交好,就算不为了别的,也要为了自己的妹妹。

所以谢氏的小女儿做自己的重孙媳妇她极为满意,儿媳郭夫人也很赞同娶谢氏女做孙媳妇。

虽然于王神懿而言,辈分上些差距,侄女变成了侄孙媳妇,但只要两个孩子岁数相合,辈分差一点也没什么。

况且太夫人也有自己的私心,女儿一直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对待侄女侄儿便是视若己出,如今谢氏的小女儿做了王氏的媳妇,亲上加亲,只会更亲近她这个叔母。

而如今女儿的大侄女又来了太原,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听女儿说这个大侄女陪在她身边多年,承欢膝下,想到这里太夫人又有些感伤。

不过想到先前闹出来的事情,王太夫人神色凌冽的吩咐贴身嬷嬷道:“你去老二的院子里头,只说传我的话,明日只叫元夫人过来,让那个张氏,给我安分守己的待在院子里。”

“是,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