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巡(1 / 2)

许是高留守在送美人之时也细细挑选过,四位娘子都是温顺有礼之人,谢清徽对此也松了口气,她身为儿媳总不好插手公公的内院之事,只是若是妾室跋扈,她这个当家主母也不能坐视不管。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安稳的过下去,若说如今京中还有什么烦心事,那就是太师出征已久,可江南的叛乱局势却还未得到缓解,陛下虽然心里着急,但是杨峥毕竟是自己的老师,他相信太师的能力。

本就正逢乱象,陛下心绪不宁,而今日李四传回消息,耶律骢自回京之后一直闭门思过,可今日突然上朝参了衡阳郡王一本,罪名竟然是谋反!

当时朝中大臣全都吓的慌忙跪地,毕竟事涉谋反,耶律骢也振振有词,陛下便很干脆的将衡阳郡王软禁府中等候调查。

兰陵郡公萧豫奉圣上之命带人搜查衡阳郡王府,却不想在密室之中搜出了帝王冠服一套和与朝臣来往的密信,彻底坐实了衡阳郡王的罪名。

圣上大怒,压根没有给衡阳郡王申辩的机会,在刑部定罪之后便将府中男女老少悉数下狱,等候问斩。

至于那些与衡阳郡王密谋造反之人,圣上直接一道圣旨夷灭九族,京中霎时间血流成河,此事过后,陛下心力交瘁,很是病了一场。

谢清徽听的手脚发凉,那些被抄家灭族的大臣女眷之中,也有与她交好的夫人娘子,却不想……

李靖安挥手示意李四退下,抓着谢清徽的手摩挲:“别害怕,我们不会的,我也不会让你落到这个地步的,相信我。”

谢清徽摇头:“我不是害怕自己的命运,我是害怕陛下,自古以来谋反被捉的自然不会有好下场,可是许多皇帝顾虑自己的身后之名,只会夷灭首犯的九族,对于从犯大都是流放千里。

至于皇族谋反,那也是赐毒酒一杯体面收场,可是如今陛下丝毫不顾及身后之名与百姓朝臣的议论,未等刑部、大理寺结案,宗正寺记录就直接杀了这么多人,可见陛下越来越肆无忌惮的疯魔了。

如果有一天,陛下真的毫无顾忌了,我不敢想该有多么的可怕,陛下早已被皇权深深地腐蚀和控制,如今皇位上坐着的不再是天子,而是一个清醒却又沉沦的疯子。”

李靖安明白她的意思,也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皇帝的崩溃与疯魔远比他预想中来的要早,或许是因为此时的内忧外患,又或许是因为衡阳郡王的谋反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

六月底,圣上龙体康复,宣布东巡。

东巡之前,皇帝正式下诏,由兰陵郡公萧豫接掌正三品户部尚书之职,河东郡公裴晏暂代正四品兵部侍郎,宫中禁卫军也从江夏王的手里再次移交给耶律骢。

众人都知道,衡阳郡王谋反之后,陛下不再亲近宗室王爷,尤其江夏王带兵多年,在边关极具声望,陛下哪里放心由他来接管禁卫军,而举报衡阳郡王谋反的耶律骢自从江南战败思过之后也再度崛起。

东巡的队伍抵达了洛阳之后,京中传来消息,江夏王妃薨逝了。

许是因为江夏王饱受猜疑的缘故,王妃本就身子不好,还要担忧夫郎的前途与性命,日思夜想导致病情加重,最终江夏王妃怀揣着对女儿的不舍和对夫郎的担忧撒手人寰。

出殡当日,江夏王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扶棺痛哭不止,这一幕不仅刺痛了将江夏王视为英雄的百姓,也刺痛了许多宗室朝臣的心。

谢清徽收到消息之后,在小佛堂默默为江夏王妃念了一日的经,小的时候,大家总说江夏王是震慑突厥的大英雄,可是谢清徽知道,江夏王英雄之名的背后也有江夏王妃默默的付出与舍弃。

王妃舍弃了京中的繁花似锦,富贵平安,愿与王爷长居苦寒的边关,王妃也付出了她几十年的美好时光,为王爷摆平了许多的烦心事,这才能使他心无旁骛的上阵杀敌。

月上柳梢,谢清徽擦去眼角的泪水写了两封家书,一封是劝慰嫂嫂昭华郡主的,另一封则是写给哥哥的,她心知肚明哥哥的抱负与重担,也知道爱情在哥哥的心里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她希望此时此刻,哥哥能够给予嫂嫂所有的温暖与支持。

……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谢清徽才收到了兄嫂的回信,昭华郡主在信中感谢了她对自己的宽慰,也感谢她写信给兄长的暖心之举,并表示自己一定会振作起来,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父王的。

谢清平的信则是简洁明了许多,自从王妃过世,王爷日夜痛哭,饮酒不止。

好在谢凌和谢夫人都是通情达理之人,他们希望谢清平能和儿媳昭华郡主回王府居住一段时日,想来也能够缓解江夏王心中的痛楚。

对于谢清徽在信中的嘱咐,谢清平表示他一定会做到,杨炽繁是自己的夫人,他一定会一辈子爱护她尊重她。

看完兄嫂的回信,谢清徽也放下心来。

……

正在此时,李靖安面露难色,急匆匆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