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 / 3)

因为李承已经正式登基,故而安国公府也被做为潜邸而封存,再不允许任何人出入。

册封礼结束之后,李靖安和谢清徽搬到了距离皇城更近的魏王府,正式成为王府的新主人。

“恭喜魏王殿下,恭喜王妃。”

行完册封礼,李靖安的部下好友纷纷赶来道贺,二人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

恭贺完毕之后,裴晏率先说起了正事:“如今陛下与诸位皇子名分已定,只是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南方失地尚未被收复,北方还有突厥虎视眈眈,再加上内政不清,前朝宗室也都没有个明确的章程,王爷可有什么打算?”

说起前朝宗室,自然是谢清平最为关注的,这几年他和妻子的感情越发深厚,自然不忍心她伤心落泪。更何况江夏王妃早早薨逝,江夏王是她唯一的亲人,不管用什么办法,自己都要保住岳父的性命。

不等谢清平开口,李靖安就觉察到了:“舅兄放心,有我在,必不会让郡主和王爷受委屈的。”

得到李靖安的承诺,谢清平松了口气,拱手道:“多谢殿下。”

“舅兄还是叫我二郎吧,殿下听起来怪生分的。”

谢清平只是笑了一下,但并未改口。

李靖安接着看向裴晏:“你说的事情的确是当前最为要紧的,如今所有的士族都巴望着圣上的态度,以此来试探虚实。不仅如此,此次进京还有许多的功臣等待封诰,这些人也都眼巴巴地盼着呢。”

陈知节与裴子翊对视了一眼,他们是随着魏王出生入死的人,自然所有的荣耀都来源于魏王府,只是想想圣上对于魏王的态度,以及东宫对于魏王府的忌惮,他们又有些担忧。

谢清徽看向李靖安:“前几日妾去看太子妃,听说温大人和阴大人已被圣上授予官职,随侍东宫,不知可有此事?”

众人也并未听说此事,听到谢清徽如此发问,他们也不禁看向李靖安。

“确有此事,王妃所言不假。”这件事李靖安早有耳闻。

裴子翊眉头紧皱:“殿下,王妃说的那位阴大人阴平,他是前朝阴将军的亲侄子,当时长安城破,阴将军誓死不投降,无奈只得将他斩杀于军营。

阴平早年父母双亡,是阴将军将他抚养成人,当日阴平也曾为此向咱们府上求过情,但是当时那个状况,不杀阴将军不足以震慑人心。我只怕阴平心生仇恨,如今他又在东宫身边颇为得力,殿下,我们不可不防。”

萧豫端起茶盏没有吭声,东宫和魏王府早年就有分歧,如今随着圣上登基,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即便是没有阴平,两府之间也会有更大的风暴,只是他身为两府的亲戚,平阳的驸马,在此刻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靖安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东宫……罢了,我们先看眼下吧,如今局势不稳,只怕仗还有的打,哪里能顾得了这些事情。”

陈知节正打算说什么的时候,御前总管王内侍笑眯眯的走进来:“老奴给王爷,王妃请安,见过诸位大人。”

李靖安示意他平身:“内侍此刻前来,可是圣上有什么事情?”

王内侍点头:“陛下有旨,请魏王,河东郡公,兰陵郡公即刻到太极殿议事,不得有误。”

谢清徽让明镜塞了一个荷包给他:“内侍一路辛苦。”

王内侍捏了捏荷包笑成了一朵菊花:“多谢王妃,不知王妃有何事吩咐?”

谢清徽笑问:“陛下召的急,想来是什么要紧的差事吧?”

王内侍心领神会:“听闻前日东宫上了处置前朝宗室的折子,陛下看了两日,许是心中有了成算,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只差魏王、赵王和诸位大人了。”

李靖安心中有了底,这才看向谢清徽:“今日恐事务繁忙,你不许因为等我而伤了身子,知道了吗?”

谢清徽点头,他这才放心离去。

……

太极殿。

李靖安进殿之后,太子和李承的心腹早已等候多时,看着龙椅上的父亲,李靖安此时心绪复杂,从此以后,他们之间不只是父子之情,兄弟之义,还有君臣之分。

他率先行礼:“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李靖廷的嘴角挂着笑容,李承点了点头示意他平身。

李承拿起手边的奏折:“这是前日太子递上来的,上面列举了关于前朝宗室人员的安排,魏王,赵王还有诸位爱卿可一同参详。”

李靖安接过折子,太子提议将前朝宗室人员据降为伯爵,交由宗正寺和大理寺管理,不会伤及他们的性命,但是此生都不会再有自由。

折子一个个传下去,赵王眉头紧皱,似乎有所异议,裴晏只是瞟了一眼未曾说话。

所有人都看完之后,李承才发问:“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

赵王自幼是由太子妃抚养长大的,心善仁德不说,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