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 / 2)

宫宴之上,李承笑得合不拢嘴,西南平定,朝廷再得大将,儿子平安归来,宠妃此时也有了身孕,他自然是欣喜异常。

德妃一身盛装坐在皇帝右侧,其气势甚至一度压过旁边的淑妃。

李靖安身上有伤,谢清徽也才出了月子,因着贵妃关照,两人的膳食自然都与旁人不同,李靖安依旧一心扑在娘子身上,从头至尾都看不见殿里为了争宠而花样百出的后妃。

贵妃慈爱宽和,淑妃依旧是笑意吟吟,只是目光撇过德妃之时,不免带了阴霾之色,德妃只做不觉。

看着埋头用膳的魏王夫妇和脸色不好的太子夫妇,德妃对着皇帝撒娇:“陛下,妾听闻魏王征讨王霖时,将洛阳的宝物全都登记造册送回京中,不知陛下可否允许妾先行挑选几样呢?”

说罢德妃摸了摸小腹:“虽然有些不合规矩,只是妾为陛下怀着子嗣,如此也不过是为皇子祈福罢了。”

太子皱眉不语,但是李承却满口答应:“好好好,如今爱妃有着身孕,便是想要天上的星星,朕也会让人为你摘下。”

德妃脸红微嗔:“陛下——”

二人旁若无人的调笑,德妃乘胜追击,故作可怜:“陛下,妾出身卑微,能得陛下怜爱位列四妃,已经是不可多得的荣耀,只是宫中姐妹俱是出身大族,可妾的阿耶只是一个小小商贩。

旁人议论之时,不免轻看了妾和楚王,若只是笑话妾的出身也就罢了,可楚王毕竟是陛下的儿子,怎能受到外祖的连累。妾自知阿耶无能做官,只求陛下赏赐他良田奴仆,让他在京中能够抬得起头做人就是了。”

此时李承已经有了醉意,大着舌头道:“德妃之父——也合该是天子的岳父,不过区区良田奴仆,朕还是给得起的。此次魏王出征就收复了不少良田失地,户部清查之后,朕就赏赐与他如何?”

德妃面露感激:“妾替阿耶多谢陛下赏赐。”

听闻天子岳父四字,太子兄弟三人的表情都不是很好,赵王更是冷冷出言顶撞:“阿耶错了,宫中嫡庶尊卑分明,只有母后的阿耶,我们的外祖才应该是天子的岳父,也是五弟的外祖父,又何谈被外祖连累呢?”

德妃面色由晴转阴,而李承自知失言,也没有责怪小儿子,只是红着脸道:“不过是一家子玩笑罢了,你何苦这么认真。”

说完这些,李承岔开话题看向李靖安面露关怀:“我儿英武,身子可还好?”

“多谢阿耶关心,儿子一切都好。”李靖安起身回话。

李承点头:“那就好,你媳妇也为你生了长女,只盼着你养好身体,能为朕再生一个嫡孙才是。”

李靖安坐下之后,对上了目光复杂的太子,只是这一次,李靖安冷漠不言,对视良久之后转头关怀自己的娘子。

谢清徽察觉到了他们兄弟二人之间气氛的微妙,但是什么都没有劝,刺杀事件过后,二哥与东宫之间彻底撕破了脸面。

经过调查,他们当然知道那是阴平的擅自行动,可是太子明明有机会阻止阴平对自己的弟弟痛下毒手,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放任。

不管他的心里是如何想的,但是东宫对于魏王府的忌惮已经是摆在了明面上,谢清徽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一旦东宫顺利登基,他们一家子连带着陈郡谢氏都不会有好下场。

……

从魏王出征到还朝,历时将近九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因着皇帝的偏爱和东宫幕僚的谋划,朝中已经有许多人纷纷倒向了太子。

陈知节这类武官受的影响自然不大,可裴子翊这些文官却在朝中深受其害,魏王这边除了明确支持他的河东郡公裴晏,就连亲姐夫和大舅子的态度也很是模糊。

直到魏王还朝,魏王府这边的人才有了主心骨,而东宫自然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如今西南和北方都被平定,除了刘晨光以外,大燕再无心腹之患,朝会自然是商讨如何对付刘氏叛军。

朝会过半,御史台一御史出列谏言:“陛下容禀,魏王还朝后,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与良田农庄在户部登记造册,便于发放功臣与战乱中失去家园的百姓。

这是国朝的规定,也是造福民生的好事。只是微臣听闻,后宫尹德妃倚仗圣宠,为其父谋取功臣及百姓良田。

恕臣冒犯,德妃出身卑贱,其父尹阿鼠不过是一小贩,于国无功,怎敢开口向圣上讨要赏赐?自德妃入宫之后,尹阿鼠常在京中以国朝岳丈自称,并依仗德妃之势强抢民女,迫害百姓,甚至殴打魏王府长史。

臣以为此风不可长,陛下要严惩尹阿鼠,王贵妃也应当承担教化宫嫔之责,对德妃略施薄惩。”

李承的面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今日酒醒,他自然也知道昨天的旨意有些草率了,不过李承自持天子,即使是赏赐宫妃母家过厚,外人也不会太上纲上线,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却没有想到当真有御史把此事挑明人前,李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