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后退一步(1 / 2)

请君看取东流水 MIE_MIE 1624 字 9个月前

御书房中,承担着朝廷调度军队职责的兵部重臣都垂手站在两旁。七皇子薛斐言与四皇子薛卓然各自立在一边,皇上斜靠在龙椅上,一只手撑着头,脸色阴沉。

“怎么都不说话了?”皇上沉声开口,声音在御书房中绕了几绕。下面垂手站着的大臣都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没有一个吭声的。

两个皇子推荐的人不一样,让他们这些做大臣的也很为难。按说,应该顺着七皇子薛斐言的意思,极力保举左寻萧去边关,而且左寻萧曾在边关带过兵马,也确实是个将才。但是看皇上的意思竟是迟迟不应允,很明显是不放心左寻萧这个慕容岩的旧部去西北战场。

“启禀皇上,老臣觉得还是四皇子提出的人选更为合适。”兵部尚书于惟德越众而出跪在地上道。

薛斐言淡淡的看了于惟德一眼,平静的转开头看向皇上身边的郭尚忠。

郭尚忠一直都目不斜视的看着自己眼前的那一寸地方,仿佛不曾看见薛斐言投过来的目光。然而在听见兵部尚书的话时,他隐在暗处的嘴角略微扬起一个志得意满的笑意来。

“爱卿平身,你说说看,怎么个合适法?”皇上坐直了身体看着跪在下面的于惟德。这个人也算是王朝的老臣了,从这一代皇上登基开始就在朝中为官。一生不但兢兢业业,而且极为奉公廉洁。

于惟德颤巍巍的站起来,看了一眼一旁的四皇子薛卓然,犹豫了一下道:“四皇子举荐的禁卫中郎将郭仁在宫中多年,对皇上忠心耿耿。而且他是武状元出身,一身的好武艺不说,单论谋略也是一代将才,所以,老臣觉得还是派郭仁去肃慎更为妥当。”

“臣认为不妥。”于惟德的话音才落,只听身后一个人站了出来躬身禀告道。于惟德回头看,那人正是自己的副手,兵部侍郎李彦。

“如何不妥?”皇上有些意兴阑珊的看着李彦。

李彦走到于惟德旁边,跪下道:“臣以为禁卫中郎将郭仁并无实际与俨狁交战的经验,虽然熟读兵书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如今俨狁大军压境,此乃是攸关百姓的大事,还是派有经验的左寻萧去更为稳妥。”

皇上的手烦躁的在龙椅的扶手上敲了两敲,偏过头来看着薛卓然:“卓然,你怎么看?”

薛卓然见问到自己身上,拱手答道:“儿臣以为经上一次俨狁中了儿臣埋伏之后断断不敢轻易再起烽烟。郭仁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熟悉边疆的事务和俨狁的用兵习惯。儿臣以为,哪怕是慕容岩将军也不见得就是天生会打仗的。”

“嗯,说的也是。这些年轻的将领不去沙场上锻炼一番,只怕这辈子都不会打仗。”皇上若有所思的道。“郭尚忠。”

“奴才在。”郭尚忠忙躬身听候皇上的差遣。

“拟旨,朕封禁卫中郎将为肃慎刺史,领肃慎城兵权以御俨狁。”

“是。”郭尚忠躬身退到一旁拟旨,碎步经过站在朝堂之下的于惟德时,略微的抬了一下头,目光只是在于惟德的身上顿了一顿,而后迅速恢复了原状,自顾自的离开了。

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却全部落在了薛卓然的眼中。

既然已经决定事情,皇上自然就挥手散了这群一大清早就来打扰他好梦的大臣。薛卓然缓步走出御书房,沿着大理石的路径直朝宫门走去。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薛斐言凭栏而立,看着薛卓然的背影陷入沉思。

“王爷。”兵部侍郎李彦出现在薛斐言的身后。

薛斐言将手从栏杆上拿下,负在身后淡淡道:“既然不是在河洛,还是称七皇子吧。”

“是。”李彦垂头应道。“今日的事莫非是四皇子与兵部于尚书串通好了的?”

薛斐言摇了摇头道:“是我低估了父皇对慕容家的防范之心。”说着,薛斐言沿着脚下的路慢慢走着,李彦跟在身后。

“莫非皇上是怕左寻萧与慕容家连成一气?”

“若是此事成真,从西到北一线都会落入慕容家的掌控之中。若是有一天这座长城倒戈,只怕王朝覆灭只在须臾之间。”薛流岚停住脚步,转过身来道:“以你现在的官职,还不是能够与于惟德抗争的时候,日后凡事三思。”

“下官谨记。”顿了一下,李彦又道:“只是下官不明白,一向都不参与朝政的四皇子今日为何要与七皇子您对立?”

闻言,薛斐言蹙了蹙眉头:“若是我没有猜错,定是为了帮五哥。郭仁是郭尚忠的儿子,五哥为了拉拢郭尚忠,这自然是个好机会。”言罢,又冷笑了一声:“只怕,这一次他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五皇子府里,薛流岚与慕容瑾坐在湖边亭子中。此时已经是深秋时节,池塘里原本一池子的莲花此时也凋败殆尽。

“该着人来将这莲花清一清了。”薛流岚指着一片残荷对慕容瑾笑道。

慕容瑾白了他一眼嗔道:“留得残荷听秋雨,最是好景致。亏了你天天守着这皇子府,竟是在暴殄天物。”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