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历劫(12)(1 / 2)

尹月王朝祥恒45年秋,烈山瑶光密谋夺取函谷关,人皇尹泰急征函谷关,但因烈山王朝多年渗透,加上战争动员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尹月王朝8万将士就地埋骨。历称函谷关之殇。

消息一出,朝野震荡,九州同悲。

王后聂临恩与宰相顾江河合力力挽狂澜,尊远在临安的尹途遇为新帝,国夫聂成瑾监国。

次年正月,途遇平定整个西疆,自此,烈山王朝和承恩王朝旧土均纳入尹月王朝版图。正月初三,途遇返回王都仙源,于正月十五日正式登基,尊已故的顾君澜为君后,立聂成瑾为皇贵君统领后宫,秦玉衡没有封号,依旧为平南王。改号宣统,始称宣统元年。

途遇登基后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大赦天下。原来烈山王朝和承恩王朝一些冥顽不灵地旧臣尽数得到赦免,天下归心。

为了怀念战死的帝师顾君澜,途遇改原临安王都为君澜,设君澜郡,原烈山王朝定北将军烈山音被赦免之后闲赋在家,途遇亲自登门邀请其出任西疆都护,但被烈山音拒绝了。后来途遇托人给他送去了一份烈山瑶光的遗诏,烈山音看过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进京面圣,随后赴西疆赴任。

同年三月,途遇颁布了青苗补贴政策,并免除了当年一半的徭役。四月,开文武双科比武大赛,广纳九州贤才,原烈山王朝和承恩王朝的世家小姐、公子得以入士者上千人。大赛结束之后,途遇又在各行各业推行师带徒政策,给了全九州的年轻人更多的机遇。

同年秋,整个九州获得了大丰收,途遇在函谷关举行祭祀大礼,祭奠因战争而长眠的各方将士。国夫聂成瑾、秦玉衡陪同,秦玉衡以一句愿天下再无战争赢得了三军将士归心。

大家见聂成瑾光彩照人的样子,纷纷惋惜起烈山瑶光的英年早逝。

回到宫中之后,途遇怕他不高兴,专门跑到他紫微宫去安慰他,劝他不要听那些人云亦云。

聂成瑾苦涩一笑,说出了他压在心底已久的话:“本宫佩服她君王死社稷的胆识,但并不赞成她一意孤行的行径。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自然常态,谁做君王并不重要,百姓安乐,国力强盛,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我聂成瑾求的不是一世的功绩,而是万世的威名。我若与王姐打,我很菜,你又心软,两大王朝定会被战争拖死。”

“她也就对你心软,我都等了她大半个月了,也没见她来过我荧惑镜一次。要不是今日祭祀,我连她的影子都见不着。”随着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两人回头,便看到了一身景泰蓝锦衣,背着手丢二郎当的秦玉衡。

“怎么哪儿都有他。”聂成瑾抱怨一句。

途遇也点头小声说:“就是,师父走了,我以为这辈子再也没人对着我碎碎念了。他倒好,深得师父真传。帮我拦住他,我去母后那儿躲会儿。”

聂成瑾点头,迎上去,掩护途遇“逃跑”。

“干撒?你又惯着她是不是?”秦玉衡有些无奈,想要绕开聂成瑾。怎料聂成瑾直接跟八爪鱼一样抱住了他,限制了他的行动。

秦玉衡扯着嗓子问:“明年春播的大概计划出来了,二哥说他和顾相等你定夺呢!”

“大哥,咱让她缓缓脑子不行吗?你们真当她是永动的啊?”聂成瑾抬手直接捂住了秦玉衡的嘴。

秦玉衡这才消停下来,嘟了嘟嘴,一提衣袍,直接蹲到了地上说:“好久没骑马,腿酸。你呢?”

聂成瑾点头说自己也是。

“你是不知道,我那大哥、大嫂和二哥都是工作狂,找不到途遇就找我,我要是把话带不到,能将我吵死,骂我无所作为、祸乱君心。”秦玉衡揪了一根花园边的狗尾巴草,继续抱怨。

聂成瑾点头,感同身受:“呵,我比你惨多了好吧?离禹那个性子你也知道,我那帮堂哥、堂姐,一模一样,恨不得把他们一辈子的绝学一股脑全给执行完毕。”

“那我也没见你看到途遇就带话啊!”

“我装作没听见,他们要说自己说去,我才不若那个嫌。朝堂上还不够他们说,下朝还要说,我最烦这种。”聂成瑾抬手挡了挡太阳,他觉得秋老虎有点厉害。

“果然是做过君王的,看来我得学学了。对了,太后娘娘最近有没有找你?”秦玉衡压低了嗓门,凑近了问。

聂成瑾环顾一眼四周,低声说:“怎么没找?不是头晕就是眼花,跑去一看,又是鸿门宴。”

秦玉衡笑着频频点头,吐槽道:“关键是她不是在上朝,就是在出巡,我们自己又不能孤性繁殖。”

聂成瑾“噗嗤”笑一声说:“上杆子爬上她的床,现在后悔了吧?”

“咳咳——”秦玉衡干咳一声,脸“唰”地一下子红了,说:“那不也没争过你吗?”

“未必,要我看,咱俩那会儿中毒死了就好了,最起码还能让她记一辈子。自从老师去世之后,她将自己埋在朝务里,根本就不近男色,我连个争宠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