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真(1 / 3)

阶段测试结束后,学期正式开始。

阳光明媚穿透窗户照耀全身夹带些许温暖,安静的自习课上有翻阅试卷的声音萦绕耳畔。

顾澜澜垂首仔细翻阅桌面试卷,竟然发现一道题都不会,懊恼地抬手揉乱自己碎发。

手执水笔轻戳试卷表面,撇目恰见夏静正埋头默读课外书籍,心下好奇,低声轻唤他两声姓名却毫无回应。

索性伸手自课桌下摸出笔记本写下一句问话,轻手撕下纸张揉成纸团往桌上丢去。

“夏静,在看什么书呢?”

夏静看着顾澜澜,浅浅一笑拿起书来给她看:“这个是我最喜欢看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

“哇,夏静你真的是太有毅力了,闲暇之余都不忘记看书。”顾澜澜懒洋洋地趴在桌上。

不得不说,在贝黎上课的这一个多月,顾澜澜感觉忙碌而又压抑。

因为从前在初中的时候,课堂气氛很轻松。有人听课,也有人几乎不怎么听课。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地方,老师都会回过头来再讲一遍。

这是很小家子气的行为,顾澜澜必须承认,虽然本来在这个班里面就没什么面子可言,但是仍然不敢。

在贝黎中学,老师上课的方式都是讲得很快,如若又不明白的地方,当堂提问。课下不会再管有没有听懂了,毕竟顾全大局,如果只有一个两个没有听懂,老师可能也不会再讲,而是让班里的尖子生来讲。

一个多月的时间,顾澜澜就发现自己从听全懂变成了听听半懂,虽然还有一个多月,可是期中考试就仿佛像个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来了。

李玺成的数学讲得很精妙,也很仔细。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也因此让顾澜澜很是苦恼,曾经她以为不要太过于在意细节,不然显得太过于小心眼了。

如今看来,在意细节和小心眼好像不是一回事。

徐鑫皓评价李玺成讲得不错,不过相比之下他还是觉得陈晓龙老师的物理讲得好。

估计是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来说的吧,顾澜澜觉得自己对于理科来说,既不喜欢学理自然也并不喜欢理科老师,但李玺成是个例外。

因为李玺成这个人幽默风趣,讲课也生动不死板。顾澜澜也不得不承认,他是自己喜欢的第一个数学老师。

不管是学理还是学文,数学终究是要学的。但李玺成的班是理科班,只怕到了高二,顾澜澜就要和他分别了。

相比之下,顾澜澜更喜欢刘离老师多一些,在顾澜澜的眼中刘离老师温柔可人,总是弯着眼睛笑眯眯的,她像一缕阳光,照映在顾澜澜心里留下了温暖。

顾澜澜正想着,发现李玺成已经讲了一大半的内容了,当讲到函数公式那一刻,在桌子上,深沉地叹了口气。

“老师,刚才的二次函数听的不太清楚,您能再讲一遍吗?”

“没听懂是吧,那行我们再来讲一遍。”

“这次好好听讲。”徐鑫皓轻轻拍了一下顾澜澜的肩膀。

高中,望不到头的日子。顾澜澜百无聊赖地把头搁在木桌上,手伸直让它随意搭着。

顾澜澜嘴里念叨着数字,数着数像是在等一个人,差点打破了旁边夏静的话筒牛奶。

没带脑子同学今天依旧没带脑子,看着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就头疼。

“喂,我们一周七天,六天在一块。快把书翻开,第一百六十二页。”

下课以后,刘亚琪跑了过来找顾澜澜和夏静聊天,笑了笑说着:“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没听懂呢!原来徐鑫皓也没听懂啊!”

“所以呀,得感谢徐鑫皓。说实话尤其是函数,我不懂也不敢问老师。”一个带着眼镜扎着麻花辫的小丫头凑热闹似的走了过来。

顾澜澜听着其他的人也在附和,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止是自己一个人听不懂函数。

“都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大课间休息二十分钟,今天十分钟都还不到班长就急急忙忙跑到了讲台上。

“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年有没有想要报名参加的?”

“运动会?每年的套路,不新鲜了。”刘亚琪摆了摆手,漠不关心的样子。

的确,初中时的运动会每年都是报个体育项目,不管是长跑还是接力赛,只要得前三,就给一个笔记本。拼死拼活得一个本,到还不如自己去买一个。怎么说都不划算。

班长薛洋好像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刚说完以后就开始强调奖品:“今年可不一样啊,今年的一等奖是电子手表,还是限量版的,市场价都不便宜。”

“电子手表?那倒是值得争一争,我报名!”陈凡第一个提出。

“我也报名!”

“算我一个,我也报名!”

“我们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