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长安谣 尔尔夏 1549 字 8个月前

晚膳过后,老夫人把沈卿卿留了下来。

“卿卿啊,你来,”老夫人坐在桌案边上,一脸慈祥地拉着沈卿卿过来坐,“你瞧瞧这些男子的画像。”

沈卿卿接过那一沓画像,像模像样地翻看,一边看一边点评道:“这个长得不错...这个看上去好凶...这个太文弱...”

老夫人呷了口茶,瞄着沈卿卿的神色,“有没有看得顺眼的?”

不待沈卿卿回答,老夫人又道,“我和你爹近日忙着给兰韵相看郎君,看了许多仍是不满意。你见识多,帮祖母看看,这里面哪一个合适?”

原来是给二姐姐选夫婿。

沈卿卿抽出其中一张画像,举到老夫人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就他。”

老夫人打眼一瞧,卿卿选的人正是刑部尚书家的二公子裴容景,顿时喜上眉梢,“你说说看,为何选他。”

“他长得颇为俊秀,而且他五官端正,一看便是正人君子。”沈卿卿说着又挑出一张画像,“这个也不错,浓眉大眼,眼睛里都带笑,应当天性活泼,会逗人开心。二姐姐喜静,对方要么不打扰她,要么能拉着她一起玩,我觉得这两个人都不错,但具体还要看二姐姐喜欢。”

老夫人大概摸清了孙女的喜好,“前面的这个呀,是刑部尚书家的二公子,名裴容景。后面这个,是萧将军家的小世子,名叫萧斐。你瞧瞧,你更中意哪个?”

沈卿卿扒了个柚子,递给老夫人说道:“祖母,这跟我有何关系呀。我中意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姐姐中意。”

“你这孩子,当然与你有关系。你总得寻个好人家不是?”老夫人接过她扒的柚子,拉着她的手拍了拍,“莫要说你年纪还小,不急于婚配。卿卿啊,凡事赶早不赶晚。像这些好人家的孩子,越早定下越好,不然都被人抢走了。”

沈卿卿不以为然,“能抢走的,那必定是不属于我的。若是命中注定属于我的人,别人怎么抢都是抢走不的。祖母,您该不会是给我挑的吧?”她后知后觉,差点跳起来,连连摆手道,“我不要哦,我还小,不想离开祖母您呢。”

“你先别急着拒绝,等过一阵子永宁侯府家的郡主及笄宴,京城有脸面的人家都会去。届时你看一看,瞧一瞧,若他们不入你的眼,我们再挑别的人。”

“成,就按祖母说的办。”她嘴上答应得快,心里倒有几分不情愿,“但是我们事先说好,我若要嫁人呢,那人必得对我一心一意,绝不能在外沾花惹草,也不许有三妻四妾,否则我是万万不会成亲的。”

老夫人心里暗叹,这孩子终究和她亲娘一般,眼里容不得沙子,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世道如此,岂能轻松如愿?

第二日

沈卿卿听见鸡鸣便起了床,换了身练武行头开始早课。从前她在荆阳住的时候,娘亲给她请了一个最好的师傅督促她练武,她的一身功夫便是跟着那女师傅学的。临走前,师傅特意叮嘱她,练武贵在坚持,一日不可懈怠。

如今回了京城,虽然没有师傅督促她,但她乐趣在此,日日不敢落下。

沈珏路过她的院子,微微放大了眼睛,暗自惊讶她何时变得如此勤奋了。小时候她总是赖床,睡到日上三竿不肯醒,最后被他拖出被窝,狠狠罚抄写了一百遍《劝学》。

他的视线移到沈卿卿手里的长枪上,蹙了蹙眉,难怪不喜读书,原来兴致在这儿呢。虽说女孩子舞枪弄棒不大文雅,但是学些无伤大雅,总得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想到这儿,他板着的脸缓和了些。

“大哥?”沈卿卿暗叫不妙,大哥最不赞同她练武,今天被他撞见怕是又要挨罚了。

谁承想,大哥向她颔首示意,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我要上朝去,你小心些,别伤到自己。”说完不慌不忙地走了,走到一半又折回来,“早膳多用些,不够便去你嫂嫂那里。”

“嘿嘿,谢谢大哥!”沈卿卿顿时笑逐颜开,“大哥你安心上朝去吧,不用担心我。”

沈卿卿练完洗了个澡,清清爽爽换上夫人昨天给她的那套新衣服,在首饰盒里随意拿出一支红宝石发簪插在发髻上,扭头问正端着盥漱托盘的宝珠,“宝珠,给大嫂她们的东西送去了吗?”

“回小姐,昨儿晚上便送去了,少夫人欢喜得很呢。”宝珠朝后头使个眼色,三个丫鬟立时上前服侍沈卿卿盥漱。

完毕后,沈卿卿眼睛一转,突发奇想道,“去给大嫂传个话,我今早去她那儿。”

大嫂周西瑶,原是户部侍郎周谨家的庶女,性情纯善敦厚,相貌也属京中贵女上乘,用一句诗形容便是:“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论家世门第,她本嫁不到定国侯府。但周谨和定国侯是过命交情,早早便定了娃娃亲。沈周两家年纪相仿的孩子不多,老夫人一狠心就将沈珏推了出去,而后从周家的一众女儿里选了个品行最为端正的周西瑶。

沈珏从头到尾没说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