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风云起(1 / 3)

长安有天师 青衣仙客 2142 字 8个月前

洪家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事情的真相已经传遍曲县了。

被押去行刑台路上,百姓自发扔着烂菜叶和臭鸡蛋,嘴里也是臭骂。

沈丹照站在最高楼上如乘风归去的琼楼玉宇,俯瞰着行刑台。

待人头落地,她转身如轻燕掠过就不见了踪影。

“沈道友!我们长安再见!”赶尸道长看见了,连忙扬手喊。

等这趟赶尸回去,他也跑一次长安。大周都城的繁华,他这个山上人也好奇。

沈丹照出了城,脚尖踏着树叶,白马已在等着,她翩然而下坐于马背。

“好小白,今天可是要累了,你且加油,待到了长安就让你歇息。”她摸了摸白马的脑袋,而白马很通灵性,回应的点了点头。

快马加鞭,尘土飞扬。

赶在红日落于青山背后,沈丹照来到了长安城。

她抬头看着高墙,威严士兵守卫,每一块砖上的划痕就是悠悠历史。

百姓进进出出,脸上的笑意比其他地方要开心,不愧是都城。

*

国公府,柳家。

沈丹照下山之前,元乙真人先一步在给柳家的信中已说明了会拜访的时辰。

履行婚约之事,本不应让女方上门,而是男方协同长辈去女方家中商谈。

再不济。也该是男方亲自去接女方,好以表尊重。

但现在情况不同,他们上不去混元宗,再加上沈丹照行踪不定。

故而决定她自己前往长安,真心尊重,怎么着都会想方设法表示。

若是无心相待,礼仪上完美刻意挑不出错,也能展现轻视。

柳家人口简单,早年老国公爷是打仗好手,一人带起全家荣誉。

他也只是娶了一个妻子一个姨娘,这姨娘还是他没娶妻前已去世的老太君也就是他母亲安排的通房丫鬟,后来正妻进来就抬成姨娘。

两个嫡子皆是正妻所出,姨娘得了主母允许,后来有一个庶女。

老国公爷对孩子严格,三个孩子皆是武将,是的,就连女儿也是个马背上的女将军,后来嫁给了军中一个将领,日子还行。

战场无眼,长子战死沙场,长媳难产一尸两命。嫡次子也就是现在的国公爷继承爵位,也是个威风凛凛有本事的大将军。

国公爷是个典型的粗糙老爷们,甚至都比不过退下来修身养性,开始养花养草欣赏作画的老爷子。

他的后院也干净,女人也是就娶了现在的书香世家妻子。

夫妻感情是有,但也不是说深情到让他不扩后院,主要是国公爷嫌浪费精力,女人一多就争,闹到他面前,影响他带兵。

现在两个老夫人已经走了,就剩下老国公爷最大,国公爷夫妻还有世子柳蕴安。偌大的府邸,若非下人多,会很冷清。

当然若是柳蕴安早早娶妻,现在柳家也是添丁进口,很是热闹。

可偏偏有了婚约,还是老国公爷定下来的婚事,柳蕴安的母亲姚夫人想反对也没用。

公公是不管事了,可说一不二,爆脾气上来还会拎起他的长枪打人,她一个做儿媳妇的是不被打,可会打她丈夫和儿子啊,这也是变相的在打她,姚夫人自然不敢多言。

她嘴上不说,心里怨言是不少。婚约定就定了,得知是一个山野姑娘,姚夫人气得几天几夜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忧心忡忡。

她怀柳蕴安时边关有战事,丈夫打仗去了,就连公公也被派去坐镇。

那时候老夫人还在,给她搭把手,否则国公府都能乱套了。

快要生产时,边关传来消息说国公爷受伤,命悬一线,姚夫人吓得难产了,孩子出来很瘦弱,她也伤了根子无法再生。

面对丈夫不纳女人开枝散叶,就守着他们母子两,柳家也无人说什么,姚夫人心里是感动也有压力的,对柳蕴安很严格。

因着功勋够高了,再从军就会引起忌惮,故而柳蕴安走的是文路。

他也不负众望,天生聪慧,安静好学,长得也是芝兰玉树如谪仙人物,好似所有的优点都在他身上了,他是姚夫人的骄傲。

面对柳蕴安的婚事,姚夫人是想要给他娶一个贤良淑德,貌若莲花的世家女。

可是老国公爷给了她一击,说他已经为柳蕴安定下婚约,谁也不能改。

但是这个婚约什么时候定,和谁定,老爷子没和他们商谈过。

姚夫人有苦难言,再不愿也要咽下来,她改变不了公公的想法,丈夫就是个糙汉子,说了,就是闷声来一句,爹不会害了蕴安。

如此,她还能说什么。

只好在儿子身上劝说,只要孩子坚决反对,这场对她来说荒诞可讥的婚约就能作罢。

她出身名门,生来就是锦衣玉食的嫡女,接受最好的礼仪教养,她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媳妇是个山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