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 2)

长安如槿 林林喵 1631 字 6个月前

安都没觉得如何,你又何必一个人生闷气?”

沈左宜被自家姑母这一番话,说得无言以对。

“关心则乱。”沈诺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头:“你身在局中,所以看不清,但不可一直如此,这是大忌。”

“我有一事想不明白,为何秋猎后,侯府同王府,会搞出联姻这事?”

“这事,你若是去问你姑父,他肯定答不出,幸亏你问得是我。”沈诺挑眉:“不过这事,如今京城中知道的恐怕也不多……”她似是陷入了回忆中,好一会儿才道:“你觉得,秋猎一事,针对的是谁?”

沈左宜沉吟片刻:“就目前听到的消息而言,似是想把所有成年皇子都一网打尽?”

沈诺笑了起来:“是,看上去的确如此。二十年前,也出过类似的事。”

“二十年前?”

“那时候,你年纪正小,还不怎么记事,你姐姐年纪也不大,府中无人管事,我嫁给你姑父没几年,他刚同叶家决裂,在外忙着行商,兄长便让我先回京城帮忙管着府中事务。”

“那一年,圣上还未登基,虽是太子,但先帝宠爱元妃,元妃膝下有一子,便是如今的渤海王,渤海王曾得先帝亲口称赞,聪敏好学。那两年,兄长回府都显得十分疲惫,因为朝中已有改立之声。”

“那一年秋猎,猛兽暴动,侍卫死伤无数,圣上受伤,连庆王爷也差点赔了条胳臂进去,沈老夫人的幼弟更是惨死在猛兽口中。”沈诺叹息:“两湖沈家,那可是连出三朝帝师的名门贵族,当时沈大公子官至刑部侍郎,沈小公子被钦点为探花,沈大姑娘嫁入安南侯府,风头无二,甚至连你爹,都被人传是两湖沈家的旁支,借了光才能这么青云直上……秋猎过后,沈家子弟再无人入朝为官,留在京城的侯夫人也从此闭门不出。”

“后来呢?”

“后来?元妃在宫中暴毙身亡,渤海王连夜离开京城,前往封地,京城中有好几家勋贵,灭门的灭门,流放的流放。”

沈左宜皱眉:“那次秋猎,真是元妃一党所为?”

沈诺笑了起来:“先帝御口亲断,还能有假?若不是证据确凿,他怎会连宠妃爱子都舍了去?”

沈左宜却觉得哪里不对,她又想了一下,忽然明白过来,略有些迟疑道:“但受创甚重者,最后看来反倒因祸得福?”

沈诺点头:“你终于明白了。”

沈左宜倒吸一口冷气:“所以……”

沈诺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真相如何,不重要。皇位之争,从来都是腥风血雨,成王败寇。”

有些话,不能多说。

即便说透了,也没什么太大意思。

当初那位元妃,若论受宠程度,比如今的蒋贵妃,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十年前一事,如果真是元妃一派幕后指使,那只能说筹谋不够、能力不足,未能一击得手;如果不是,那更是只能体现出其无能无人,都已经摆明要图谋皇位,却还被人从上到下安排了一个干干净净。

有当年之事在,如今这一场秋猎时所发生的事,以圣上多疑的心思,究竟会想到哪一层,可不好说。

“这一波,看似针对所有皇子,但其实太子一派安然无恙,反倒是蒋贵妃一派受创颇重……”沈左宜皱眉:“庆王爷也曾经历过二十年前的秋猎,又是圣上胞弟,他应该清楚圣上的忌惮,所以急着给世子安排一桩婚事,是想在圣上面前把自家摘出来?”

“对。庆王爷在朝中看似闲散人一个,但他毕竟是太后亲子,早逝的王皇后出自太后一脉,他无须站队,旁人都会将他划入太子一系。”沈诺笑道:“他同沈老夫人,应该是不谋而合。”

“不谋而合?”

“安南侯府,虽说人丁不旺,但如今这位安南侯军功赫赫,又娶了蒋相的亲妹妹,你觉得,他应该是站哪边?”

“自然是蒋贵妃那一派。”

沈诺一面摇头一面笑:“你在边城、京城两地,曾见过安南侯夫妇的相处情形,沈老夫人是怎么待她那位儿媳的,你也清楚,我记得你回扬州城后,有一次同我提起安南侯夫人,评价甚是一般。”

沈左宜凝眸不语。

她的确不喜那位蒋氏,但从未由此去推想过安南侯府的立场——大雁朝的世家贵族之间,联姻是常态,便是商户之间也大都如此,一般而言,有姻亲关系在,便意味着两家结盟。

“所以,安南侯府其实站的也是太子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