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 / 2)

长安如槿 林林喵 1580 字 5个月前

沈安,还是林槿安?

“先生,若是你,当如何决断?”

“有饵,当抛饵以诱之。”

夜空中,浮云卷霭,明月流光。

虽然已是深秋,但寒意仍没有特别重。

方成章因喝了不少酒,便裹着外衣,坐在院子里醒酒。

对面是坐在轮椅上的李先生,身上披着厚重裘衣,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手中折扇在夜色中摇了又摇。

“若饵是你亲近之人?”

“为十八年前那桩旧案,己身都可舍。”李先生勾起嘴角:“血债当用血来偿,侯爷觉得如何?”

方成章无所谓地笑了一下:“所见略同。”

“在我看来,他们早有决断,不过是知会我们一声。”

李先生方才应景喝了两杯,说话便比平时慢了几分:“毕竟,牵涉到安南侯府同庆王府。”他忽地轻笑一下:“没有这两家,那位沈夫人,恐怕还不能如此爽快地下决断。本是必输之局,如今倒也可以放手一搏?于我们,也是个破局的机会。不妨借此看看,当年幕后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先生同我想的一样。”方成章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侯爷,我们已经等得够久了,兄弟们……也等得太久了……”

方成章仰头叹了口气:“十八年……是够久的……”

李先生轻笑:“拖得太久,日后到了地下,有何颜面去见那些老兄弟们?”

“先生不用着急,既然都定了,那这边的事,我们就尽快办了吧。”方成章沉声道。

“明日,另一队人马便会到扬州城外,账簿的事,这几日便处理。”

沈左宜提着琉璃灯,回到住的院子,先去厢房里看了眼林槿安。

许是今日经历的事不少,小姑娘睡得很沉,无忧无虑的模样,就像以前在赣州城时的样子。

来之前,姑母同她说,等京城有了确定回音,再同林槿安说这事。

其实,她不用问,就知道安安的答案。

前不久,海东青带回的那封手写案宗,她曾拿给姑母看过。

姑母同她说,这案宗只在大理寺才有,她根本不用多想,安安究竟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得到——她还不到十六岁,旁人在她这个年纪,何尝不是无忧无虑的年岁。

所以,若真能为林家正名、翻案,便是要这孩子去滚钉板,恐怕她也愿意。

于情于理,这都是安安要走的路。

但做长辈的,从小看着她长大,总归是不忍心。

如今京城局势如此动荡,也不知这一翻,究竟是好是坏。

看姑父姑母担忧的表情,恐怕一个不好,全会被牵连进去。

她还要想想法子,实在不行,就要提前做打算,在动手前,还是先送他们南下吧……

从厢房出来,就见李荷姑还站在院子里。

“怎么不回去休息?”

李荷姑低着头跟了上来:“姑娘。”

“嗯?”沈左宜看了她一眼,忽然想起自己正好有话要问她,便道:“进屋说吧。”

“是。”

“姑娘,听说您要嫁去叶家?”

听到李荷姑这么问,沈左宜笑了:“消息传得可真快。”

“……叶少当家开心,刚才赏了那两个服侍他的下人不少东西,我已经让那两人不得对旁人说道。”

沈左宜笑了一下,面上神色并不以为意:“嗯……你做得很好。”她手指在桌面上微微点了几下:“我若嫁去叶家,你可愿跟着过去?”

“姑娘这话折煞奴婢了。”李荷姑一下跪在了她面前:“姑娘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沈左宜伸手扶她起来:“别动不动就跪,只不过问你一声,没到那份上。”仔细看了她一眼:“你这表情,去叶家……似乎也说不上有多高兴?我记得你有个舅舅,在叶家当管事?”

李荷姑皱眉:“姑娘,您知道我家的状况,当年那事发生后……我们就同那个舅舅家没什么往来,早断了。”

“嗯,也就随口一问。”

“姑娘,我一直想问您,我能不能回来,还是像以前那样服侍您?”

“沈园做得不开心?”

“并没有,原本该是姑娘让我去哪儿就哪儿,可姑娘您从小打大,身边就没缺人服侍过……”

“嗯,这话秋染也同我说了。但如今,各处都离不了人,原想着,让你们出去练练手,以后也好当个管事什么的,独当一面……”

李荷姑沉默不语。

沈左宜看了她一会儿:“行吧,那你明日就回来跟着我吧,沈园那边我另外派人过去。”

李荷姑面露喜色:“谢谢姑娘!”

沈左宜看着她的背影,垂眸不语。

待在她身边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