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而石出(1 / 2)

长安策 翊倾 1603 字 8个月前

出了谭府,宁湛并没有再去其他的府邸,而是带着人往抚仙楼的方向去了。路上恰好遇见过来帮他的郑卓元,郑卓元见宁湛往抚仙楼走,便问道:“国公这是查完了?怎么是往抚仙楼那边去的?”

宁湛勒住马,道:“路上人多耳杂,先与子渊会面,我们再细说。”

郑卓元知道应是宁湛查出眉目了,便也不多说什么,跟着宁湛往抚仙楼寻宁泽。

宁泽坐在抚仙楼对面的茶楼上,远远看见宁湛与郑卓元过来,心里先是一惊,接着便是一喜。他知道宁湛行事,应是能很快就能让谭宗顺露出马脚,但不知竟然这么快,不过半天就已经有了发现。

他赶忙将二人和跟着的官员迎上楼,并不如何大的茶楼一下子就站满了人。宁湛也不多说什么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查到了,是谭宗顺。”

“谭尚书?”郑卓元显然是对这个结果颇感意外,“下官也知道谭尚书府上的水潭颇大,可是那却是泉水,工部都有记档的,如何会是谭尚书?”

宁泽也跟着道:“有什么证据,三哥仔细说来。”

“谭宗顺府上那个水潭的水很是浑浊,可我问官家为何这水这么浑浊时,他给我的答复是因为秋季涨水,泉眼涌出的水多了,自然水就会变浑。纵使这泉水上涌的确会带起泥沙,但也只应该是泉眼周围,不应该整个潭水都这样浑浊。”宁湛道。

郑卓元像是回忆起了什么,恍然大悟道:“的确,我从前去谭尚书府上宴饮,见那时他们家水潭里的水很是清澈,丝毫泥沙都不见。楚国公的意思是,这潭水浑浊是人为?”

宁湛看向工部的一众官员,道:“你们来说。”

一名年轻官员拱手道:“是。下官们发现,谭府水潭边有一处的水格外浑浊,且能确定那里不是泉眼所在地。水潭周围种满了荷花芦苇等草木,可偏偏水格外浑浊处没有。大理寺的同僚查验了,那里的确是有踩踏过的痕迹,只不过被水淹没,而水又格外浑浊,所以不容易发现。另外,这水潭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泉水虽然会带起一部分泥沙,可为何潭中的泥沙会如此之多,以至于能让水大范围浑浊。”

宁泽做出拧眉深思的样子,道:“如此看来的确可疑,只不过尚没有确凿的证据确定暗河就是通往谭尚书府上。我已经让人去查帝京能接下来暗河这么大工程的工匠,待他们回来,兴许还能有新的证据。”

“那谭尚书那里?”郑卓元问道。

“先让人盯紧谭府,一切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回禀。另外,还要劳烦二位接着查西北九坊的府邸,说不定私修暗河之人并非谭宗顺,而是另有其人。今日各位都辛苦了,就先不用再去查了,且将今日所获都写了文书一并交于我就行了。”宁泽道。

一众人领命,将文书写完交予宁泽后便都领命回去了,只有宁湛仍旧坐在座位上不动。

宁泽会意,待屋内人走尽之后示意久行出去把守着门,不让他人接近,自己则好像料到这一切,成竹在胸地说道:“三哥请讲。”

宁湛四下打量一番,确定无误后方道:“你早就知是谭宗顺了吧。”

说起来宁湛能摸清楚这件事的始末宁泽一点也不意外,反而,若是他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宁泽的目的就是针对谭宗顺,那才奇怪。宁泽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大大方方地认下了:“正是。”

宁湛脸色依旧不大好看,他垂着头,默不作声。按照他的性子,若是手中有确凿的证据,一定会直接上报朝廷与高楷,查明后依法处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弄塌一个抚仙楼,兜兜转转弄这么大一个局。他知道这件事出自高瑗之手,也知道她此举的目的是让谭宗顺——或者直接说是昌王一□□,反目成仇。宁湛素来不喜这些阴私手段,若是在之前,只怕一定要叱责宁泽与高瑗,可现在,他什么也没说,只点点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

他这副模样到弄得宁泽颇感意外,忍不住笑了笑。宁湛抬起头看向他,问道:“你笑什么?”

“我以为三哥会叱责我,毕竟抚仙楼之倒塌实在凶险,弄不好牵连到无辜之人,可实在罪过了。”宁泽答道。

宁湛淡漠地看着自己的衣袖,道:“没什么好叱责的,晋阳主就是这么个性子。这件事从头到尾说句不好听的,你根本算不上是她的同谋,只能说是她布局中的一步棋罢了,”他顿了顿,自嘲一般地接着道,“不过也没什么,程时的那个案子里,我也只是她的一步棋。只要结果是有利于我的,做一步棋就做一步棋吧。你接下来要怎么办?”

宁泽能明显感觉到宁湛不愿再继续下去这个话题,便也不再提,只谈案情:“一会儿去查匠人们的人就该回来了,他们那里应是能有些指向谭宗顺的证据的。就算没有,晋阳主也一定会给我们送证据的,她那边不是还有个庐陵侯,这三教九流的人庐陵侯再熟悉不过,总会有些说法的。晋阳主此人三哥你也清楚,她从不做没有准备之事。”

他这么做的确没什么问题,宁湛便点点头道:“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