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小郎君(2 / 2)

个瓮中捉鳖均一一扑空,不仅没抓住盗贼还折进去两人。

“就在这几个坊中,这次绝对不能让其逃脱,都小心着点,盗贼袖箭改制过,威力大增箭头还淬了毒。”崔翊嘱咐随行两人。

入了夏天色阴沉不定,此时乌云压境,大有倾盆将至雨势。

姜南出诊这家姓沈,父辈官拜吏部侍郎,宅子很新像是不久重翻过,前后三进院子,两侧分几个跨院。

进了屋子,早有一位石素色罗裙夫人与仆妇们在等着。仆妇上前道:“吐过两回,如厕也有三次,刚睡下只是还不安稳。”

眼前沈五郎,约莫十五六岁,斜躺在榻上,床侧边放着木盆,仿佛随时都要吐出来。眉头紧锁,面白如纸。

“先点个灯进来。”许是为着小郎君安睡,门窗也关的紧。仆妇端着烛台进来时,沈五郎已经醒了。

姜南借着灯光看了面色和舌苔,又摸了额头试探是否发热。把手轻轻按在他寸关尺三脉上,复又托着他的手诊了另一边。

“郎君平日饮酒吗?”榻上五郎眼神游离,看着侧边夫人半天没敢答话。

舔了一下嘴唇轻声道:“不曾饮酒。”

“时常熬夜吗?”姜南温言询问。

似乎是打定主意,这次倒是回的很快:“也不曾。”

见多了揣着明白装糊涂,姜南干脆挑明了问:“郎君肾脉迟,弱肝涩,肾气如此虚浮,加上眼下乌青,如此回答到底治不治?”

姜南绷一下嘴角,抬眼看侧边夫人眉头微皱,一条手帕揉的不像样子。又碍于世家贵族的体面,没有轻易插话,面色看憋着很是难受。

收回搭在手腕上的手莞尔道:“少存心事,排忧解郁比什么药都管用。”

沈五郎努努嘴:“不曾——”声音小到听不见,脸埋到被子里,到底没有说出‘不曾忧思’的话来。

姜南给他掖了被子:“想多了都是烦恼,想开便尽是答案。”

姜南起身给夫人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去外间说话。

仆妇关了门跟在身后,姜南又让准备笔墨开药方。

“小郎君脾胃虚弱,饮酒加上用了油腻荤腥,故有此症。儿开剂调理肠胃、补脾护肝的药,这几日须得清淡饮食,调理身心也就好了。”

夫人用帕子擦泪,轻叹:“只是五郎平日看着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怎就突然这般——”

“小郎君年纪到了,心境变化是其一,再者课业,交际,父母,兄弟姊妹都未察觉自家小郎君已经长大,或还用幼礼待之,心绪敏感便生了忧思。”

“然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姜南将药方递过去,嘱咐:“是以最重要还是要排忧解思,药石或可医表,排其苦才是症结所在。”

夫人谢过姜南,仆妇端来小木匣子说是诊金,姜南客客气气还了礼。

揭开木匣,齐整绳子穿好的五贯钱,足有五千钱。这还是一个月以来见过最多的诊金,偃旗息鼓的置业火苗又燃起来,现在的善和堂太小,病患多时挤挤挨挨。

姜南回去午时已过,蹭着沈府马车,终是将几袋米粮给带了回去。谢过车夫,回到善和堂。

“午食用过了吗,厨房还备着呢。”太夫人见姜南回来笑道。

见天色阴沉厉害,姜南便婉拒在沈府留膳,抿抿嘴:“午食便不吃了,这会雨下的紧,午后估计不会有人来,空着肚子等下蒸红枣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