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故人心(1 / 2)

今晨刘尚福一行人走后,李昭压下胃里的不适,赶往九曲殿听学。

他匆匆走进九曲殿时,讲学已经开始,少师周行止并未为难他,只是对着他叹了口气,示意他:“既然来了,便坐下吧。”

李昭路过姜风琰时,看到他眼里的算计和挑衅的笑,神色冷了冷,他不想耽误听学才会不屑与刘尚福等人纠缠。但是现在,看到前面忽然伸出的腿,他抬脚便踩了上去。

姜风琰疼得龇牙咧嘴,他急急收了腿,缓了缓待痛意过去,恶狠狠看向已经落座的李昭,仅用嘴型威胁他:“你等着。”

李昭淡淡转过目,只当不见。

约摸两个时辰后,少师讲学结束,他们起身辞行。

李昭没有动,他还在等姜风琰来寻他麻烦,却见他似是忘记了刚刚的威胁,拿起放在书案旁的锦盒,带着宫人就要走,只是还没走出去,便被大皇子姜明桀出声喊住。

“二弟这是要去哪儿?”

李昭闻言,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长眉微微一挑,有些意外。

姜风琰的母妃萧淑妃和姜明桀的母妃徐贵妃入宫前都是世家贵女,进宫便封了高位,两人在后宫分庭抗衡,又先后生了皇子,谁也不落谁,明争暗斗自是少不了。

先皇后在世时,她们都还能压下些不该有的心思,如今却是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勾结朝臣。

随着姜风琰和姜明桀年岁渐长,对太子之位的野心日渐浮出水面,加之两人在朝中各有势力,双方党羽斗争不断,两人便也心照不宣在魏帝面前维持表面平和。

他们身处局中或许看不清,但李昭却认为,如今前朝后宫的相互制衡才是魏帝真正想要看到的,也是他一手促成了今日之势。

“皇兄可是有事?”姜风琰问。

姜明桀道:“二弟可听说了,阿鸾落了水病了好些天,昨日才能下榻,我与几位皇弟正商议着要去青鸾殿瞧瞧阿鸾,不知二弟可有空与我们一道同行?”

他的身后跟着几位皇子,倒真像他说的,打算一同去青鸾殿。

魏帝有六位皇子三位公主,姜鸾是他最小的孩子,是九公主,也是唯一的嫡公主。

萧淑妃与先皇后交好,先皇后病逝时,她还想过将姜鸾接到自己宫里。虽然姜鸾最后是被魏帝亲自教养,但萧淑妃也经常关切照顾她。

因着这层关系,姜鸾和姜风琰比其他皇子公主要亲厚些。

姜风琰噎了一口气,他方才就是想独自去青鸾殿,还能与姜鸾说些亲近话,倒是没想到姜明桀早有准备。

但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姜明桀既然亲自邀请了,他还是要给个面子。

他说:“是呢,阿鸾这个小丫头,当真是不小心,怎么就落水了,我也正想去看看她。”

听他话里话外透着与姜鸾的亲近,姜明桀眼底晦明,很快不在意地勾唇笑道:“既然都是去青鸾殿,二弟可要与我们同行?”

姜风琰咬牙笑道:“好说,皇兄请。”

几位皇子离开后,殿内留下李昭和一众皇子伴读,这些皇子伴读也都是世家大族的公子,世家送他们进宫当伴读,无非是想着能让他们有机会与皇子们交好。

他们自是看不起李昭这个他国质子,临走前还要嘲弄他几句。

李昭对这些话不痛不痒,只是想到了姜风琰和姜明桀的话,微微怔然,垂眼沉默良久,才抬起头复杂地望了望青鸾殿方向。

原来是病了吗?

李昭不作细想,便是病了又与他有何干系,他带好书卷,走出殿内。

他绕着小道顺利回了扶云殿,还在远处便看到他这门可罗雀的扶云殿外,竟然有人在叩门,还不止一人。

李昭侧身躲进竹林后,竟看到了那本该在青鸾殿养病的小公主,他远远打量着她,下意识蹙了蹙眉。

昨日方能下榻,今日便来寻他,还真当他是她的哥哥了?

**

姜鸾坐着轿撵回到青鸾殿的路上,若有所思地想了一路,许是药效发作,竟有些昏昏欲睡。

几位皇子已经到了青鸾殿,在兰姑姑的招待下,坐在殿内饮茶。

轿撵落地,姜鸾缓缓睁开眼,从轿撵中走出来,迷迷糊糊地没仔细听兰姑姑说的话,只是习惯性地抬头朝着殿内望了一眼,便瞬间清醒过来。

姜明桀!

他怎么会在青鸾殿?

姜鸾明明站在原地,却觉得有些喘不上气,像是回到了那日,被水淹没的恐惧和窒息感在一刹那间朝着她席卷过来,她拼命挣扎,身体却越来越沉,仿佛有人在将她往下拽,这时她看到了岸上的姜明桀。

他在笑……

他说:“阿鸾妹妹,不要怪我,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下辈子可要记得投个好胎。”

“公主?”兰姑姑见她盯着殿内发愣,试图唤醒她。

姜鸾怔怔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