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南方。

杨城的郊区有座年代久远的青山。

连绵的青山上遍地都是荔枝树,故得名“荔山”。

荔山上的荔枝树网罗了诸多荔枝的种类,三月红、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挂绿、含笑、白糖罂、大小丁香、香枝、雪淮子……

荔枝树的树龄,最小的也都是10年起步,最大的能高达百年的树龄。

荔山上的荔枝树,棵棵都是高高壮壮的,有些显眼的树高可达15米。

这么高的荔枝树,自然扎根极深,拼命汲取营养、尽情生长。

树身枝繁叶茂,树形远看如伞盖。

伞伞皆绿,伞伞相印。

果实成熟之时,颗颗红艳的荔枝压弯树枝,点映着连绵的青山,涂鸦着繁茂的果树。

入眼,即刻成画。

荔山的出名,除了山上种植的荔枝,还有荔山山后的住户。

荔山上,仅有一条柏油马路——荔山路,横贯其中。

荔山路口出去,连通市区。

荔山路尽头进去,是一片豪区。

这片豪区,是清末时期开辟的,住在里面的人,都是资本夯实的富豪与权贵。我们姑且称之为“富豪区”吧。

按照人类对资产的划分,可分为负债、贫困、温饱、小康、中产、小富、富人、富豪。

可是在顶端的富豪层级里,也有分级。

普通富豪、超级富豪、顶级富豪。

这片富豪区,不大,也就一二三四十户吧。

但是这一二三四十户里,有一户非富豪层级的人家。

这户人家算富,但并非顶尖层面的富豪。

这户人家虽然不是富豪人家,但却在众多富豪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分量。

因为这户人家,很贵。

这户很贵的人家,姓乔。

乔家贵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乔家族谱显示,乔家的祖上,多出宫廷御用绣师,历史上的江南三织造之一。

战乱之际,乔家不但捐出全部家产,还利用家传绝技——乔氏绣法给国家提供地下情报。

建国初期,国家大搞经济之际,乔家的纺织公司解决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就业问题,率先领着工人们进入了小康生活,是被国家领导人多次表扬的民营企业之一。

……

因此,这样一个有风骨、有底蕴的人家,自然赢得了富豪区里的一致尊敬。

那为什么乔家的资产达不到“富豪”级别呢?

因为乔家赚的钱,要么用于提高工人工资,要么捐给了贫困地区,要么赠给国家的一些烧钱项目,比如科研、医药。

别的老板都是尽最大限度去压榨员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

而乔家是把赚的钱,跟不要钱似的大把大把地撒了出去。

在杨城,在荔山,只要提起乔家,没人不尊之敬之。

就连在海南养老的某位退休政要都说,荔山乔家,颇有古代旧时的清贵遗风,是真正的大善之家。

所以,在荔山这片富豪区里,乔家是最穷的一户,却也是最令人敬重的一户。

因为世人,对那些做到了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人,总是格外的钦佩和敬重。

其实乔家并非土生土长的杨城人。

乔家祖籍苏州,战乱年代,乔家家主乔明朗捐出家产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举家迁居至此。

算起来,乔家在荔山,根基尚不足百年。

乔明朗逝去后,由他的亲传弟子兼儿媳妇——姜至柔,接管了乔家。

说起姜至柔,那真真是个奇女子,荔山上下很是佩服!

姜至柔不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绣技出神入化,经商也是一把好手。

她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集原料产地、工厂纺织、服装设计、成衣制作与销售等一体化的君胜集团。

大浪淘沙的岁月中,君胜像流动的水源,不知不觉间,成了南方纺织业的龙头老大。

这样一个天才型的乔家当家人,事业上的成功可谓精彩、传奇。但是在家庭方面,姜至柔的经历却令人唏嘘不已。

姜至柔的丈夫乔从桉,也是一个经商天才,经商的天赋远在她之上。

当年,姜至柔的绣技,乔从桉的商业运作,使得乔家的名声在苏浙一带那是如正午的太阳,光芒万丈。

说起乔家,谁不对乔家的这对夫妇赞不绝口?甚至多的是人暗自恼恨自己的基因没乔家的好。

可惜,慧极必伤,乔从桉三十而立之年,就英年早逝了。

姜至柔生了一女一男,女儿乔溪月遗传了父母的高智商,在绣技和经商方面都天赋极高。

可惜,一次北上之行遇见了人生真爱。

自此,为爱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