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浮生梦(2 / 3)

她知道父皇不喜欢哥哥,自从哥哥来了魏宫后,母后的病便愈发严重,最终药石无医,离开了他们。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母后生她的时候伤了身子,她的命是母后一命换一命换回来的。

父皇不忍怪她,便认为是新来的大梁质子李昭冲撞了母后,将他随意安置在魏宫东南角破旧的扶云殿,离母后的凤栖宫最远处,之后便不曾过问,这也使得宫人肆无忌惮地苛待他。

姜鸾正想着,忽然小脸皱成一团,打了个喷嚏,打完还有些懵,发呆地看着李昭。

李昭看她这般模样实在好笑,嘴角微不可查的抿了抿,注意到姜鸾身上的衣裙还湿着,他敛了笑故作冷淡道:“公主若是不想我去唤宫人,便自行回去吧。”

姜鸾蹙了蹙眉,思量过后松开拉着李昭衣摆的手,从床榻上下来,抬头看着比她高出许多许多的李昭,扬起笑:“哥哥,谢谢你救了我,我今日便回去了,明日再来寻你。”

她现在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想一想,前尘往事究竟是大梦一场,还是她得老天眷顾,重生回来了。

她也想去见见父皇,见见兰姑姑,还有曾经她身边的跟多故人。

李昭神情冷下来,侧身让出路,淡声道:“出了扶云殿,公主便忘了今日之事吧,我与公主并未见过。”

姜鸾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出声,前世一开始他对她也是这般冷漠,甚至是躲避,虽然她已经回来了,来日方长,她不着急。

“我走了,哥哥。”她踱着小步,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扶云殿。

临近黄昏时分,薄纱遮金,宫道两侧红墙绿荫,记忆中的大魏皇宫,在眼前一点点成为现实。

许久不曾有过脚踩在地上走路的感觉,姜鸾盯着脚下的影子,一步一步,走得极为认真,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她真的回来了。

走出扶云殿后,姜鸾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并不急着回青鸾殿,而是绕去了太液池。

许是扶云殿实在太过偏僻,她这一路竟未遇到宫人,但她毕竟人小步子短,待走到太液池附近,天色已经暗了,远远便看到太液池边有人提着宫灯似是在找人。

姜鸾深吸一口气,喊道:“我在这儿,兰姑姑,钟灵,我在这儿。”

“是公主的声音。”

“公主——”

“我的小公主啊。”

兰姑姑最先看到姜鸾的身影,朝着她跑过来,对着姜鸾上上下下就是一通抚摸,摸到她濡湿的衣裙,忙从钟灵手中拿过斗篷,严严实实地裹住姜鸾,将她抱在怀里,满眼心疼问:“我的小公主啊,您可是落水了,可有哪里受伤?”

姜鸾摇了摇头,“我没事,兰姑姑,我们回去吧。”

“对对对,回去,快回去,钟灵,快去请太医,知意,让人抬热水到公主房里,公主可要好生去去寒气。”兰姑姑吩咐完,不再停留,抱着姜鸾便往青鸾殿走。

姜鸾窝在兰姑姑怀中,静静看着兰姑姑,她是母后的丫鬟,自小与母亲一同长大,情意深重。

母后薨逝,父皇按照母后的遗愿,想要放兰姑姑出宫,兰姑姑自愿留下来照顾她,终生未嫁。

前世她死后,兰姑姑受不住,很快便也病去了。

还有钟灵,守着青鸾殿,直到她跟着哥哥重回魏宫,才又见到她,彼时她未满花信之年,却已两鬓如霜。

这一世,她定要保护好她们。

“姑姑,我冷。”姜鸾往兰姑姑怀里缩了缩。

兰姑姑见她脸色潮红,愈发忧心,小声安抚道:“公主,快了,姑姑走快些,很快就回寝殿了。”

姜鸾落了水,又穿着湿衣待了许久,路上便发起了热,回到青鸾殿时,已经有些迷迷糊糊。

兰姑姑将她褪去了衣物,放进热水中暖身,太医来看过后又开了汤药,几碗汤药下去,反反复复,似乎有些无济于事。

这事惊动了宿在贵妃宫中的魏帝,匆匆忙忙便赶了过来,亲自喂姜鸾吃药,但高热反复,折腾了一夜。

翌日破晓,眼瞅着便要早朝,却迟迟不见魏帝出来,总管大监[1]崔德录急得在青鸾殿外打转,终是上前喊门:“皇上,该早朝了。”

“公主有疾,今日罢……”

魏帝话音未落,一只柔若无骨的小手按住了他的掌心。

魏帝欣喜,握住姜鸾的小手,轻抚着她额头,低声道:“阿鸾,父皇的好孩子,终于醒了,太医,快进来看看,公主醒了。”

姜鸾微微摇了摇头,虚弱地说:“父皇,阿鸾没事,有姑姑,有太医,父皇去,上朝。”

魏帝闻言,欣慰地险些落泪。很快太医进来诊脉,确认姜鸾只要醒了便无恙,只需好生将养着,魏帝才将姜鸾的小手放回被中。

姜鸾却固执地抓着他的手不放,魏帝无奈,只好应下:“父皇去上朝,下了朝父皇就来瞧阿鸾,等阿鸾病好了,父皇带阿鸾去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