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1 / 4)

得不到的她 无束 2824 字 7个月前

秦昭养着两条狗,他休息的时候,两条狗都在他身边窝着。黄犬细密的皮毛格外暖和,低头轻嗅,还能嗅到皂角粉的味道。

据说这两只犬,被他从狗仔养大,感情非常,曾经在行军途中,黄犬忽然跳车挡路,阻碍队伍前进,秦昭正欲军法处置,不一会儿队伍前方就出现了山体滑坡,轰隆隆土石横流。若不是这两条犬,那就全军遭殃。从那以后,这两条犬就成了秦昭的兄弟,平西军的神犬。

说实话,那两条黄狗实在与传说中的威风凛凛不同,虽然高大肥硕看着却平平无奇。安和听着故事,脑补的形象是那种又瘦又长的细犬,细掐掐一截腰,扑闪闪两只耳朵,跑起来比马还快,身子灵动的像一阵风。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就这样。

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凡是略微上得了台面的,就要养有名有号的犬。然而秦昭选大黄——因为好养,不生病,不挑食,不用遛,还会自己找吃的。

安和因此想起他对自己的夸赞:活得真好。

秦昭喜欢生命力强韧的东西。

他忙得时候,长时间不着家,好不容易着家了,根本懒得出门,怎么可能为了遛狗迈动双腿?当然,他可以找人帮自己养,帮自己遛,自己只负责想逗的时候,拉过来逗一逗。但若是这样,那干脆不必养了,毕竟洗澡铲屎也是养狗的一部分,要的就是不可取代的体验感。

在府邸中时,她总是能看到秦昭瘫在这张椅子上,那浑身骨骼皮肉都松散下来的样子就像一条软软的毛毯,他的两条黄犬就匍匐在他身边。等他瘫够了,就会给黄狗洗澡。

他衣摆缠在腰带上,皂角粉搓了满手的泡泡,黄狗被搓成了白狗。安和被眼前的景象惊到,她见多了宫妃养狗养猫,但从未见过她们亲自给狗猫梳洗。

只是这满身的泡泡该怎么清洗干净呢,旁边那个木桶只怕不够大。然后她就看见秦昭打了个呼哨,白花花的狗唰得一下冲向池塘,哗啦一声跳了进去,溅起多高的浪花,水里的游鱼四下惊散,大鹅高高飞起。

来回几趟游下来,身上的白泡泡就退下去了,只剩下狗头还白着,秦昭坐在池边青石上,狗子游过来时,就把狗头按水里,这样头顶的毛发也干净了。

——另一条狗也是如此这般泡澡,只是它聪明多了,为了避免被剑鞘压狗头,主动开始潜泳。

那样的景象格外安逸又平和。

两只狗上岸后开始疯狂抖水,并向秦昭飞扑,秦昭早有预见,远远躲开,用一块骨头把它们引到了太阳下,让它们自己晒干。

秦昭把衣服整好,笼袖而立,衣袂飘飘,悠然超逸。

安和还是茫然而稚嫩的模样,整个人笼罩在秦昭长长的影子里。

于是她开始对一些琐事“亲力亲为”,给自己单调的生活增加点活力,比如自己剥花生,再一锅一锅的熬糖。后来她意外发现这样的“没事找事”确实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没来由的忧悒,所以就坚持下来,并且一发不可收。

她熬制完成后,会把糖果分给自己喜欢的人,淑妃,安佳,秦昭,林知水,徐兰玉……

安和很想听秦昭讲讲战场上的事,讲他是怎么判断西齐进攻的方向,目标,怎么知道在哪里设伏,怎么选择合适时机诱敌入城。

但秦昭并不喜欢她的问题。他的赋闲看起来是彻底的赋闲,离开了战场便绝口不提战场,也不做任何与战场有关的事。军师公孙明带着一部分兵勇和本地官员一起组织战后重建,修复城墙,整理军械,秦昭就呆在侧院再也没有出来过。

安和很快就自己给秦昭找好了理由。将军府中留下来看家护院的人,有个别战场上退下的老兵,残丁,他们都对过去的岁月和自己伤情闭口不提。外人交口称赞的战绩,传颂的英雄风采他们也不感兴趣。秦昭大约也是此类,这是心怀悲悯的象征。

每每经历战事,秦昭派人给安和送来一碗猪蹄宽面压惊,安和不需要压惊,但这猪蹄面味道真不错,宽而厚的面条比她以前吃得都劲道。这碗面大得跟盆一样,安和分成了好多份给大家一起压惊。

“咱们也不能总躺着呀,总得做点事,总得动一动”安和委婉的对二人过于贫乏的生活内容提出抗议。秦昭苦恼得皱了皱眉,然后挥手让人拿过来一副棋盘。

“来对弈吧”

就动一根指头。

安和终于感到无趣……这是肉眼可见的敷衍嘛。

虽然她那个时候人称“呆瓜”但呆瓜也是会难过的。

秦昭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又找了几个军户妻子来陪她聊天,说笑。安和偶尔得知某个军属亲手杀死过西齐兵士,顿时大开眼界,详细问了又问,才知道城门破了,打巷战等等,一般情况下女子不用动刀动枪的,但敌人大刀砍来的时候,可不会管你是男是女。安和听得入神,心想这么朴素的道理,怎么以前没有人教给她呢。

她特意去找秦昭说明,将军穿着宽松的衣服歪在靠窗的罗汉床上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