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妥协(2 / 3)

月逢五上台练胆子。”

“我不缺胆子,我不上台,也不学。”隋良一连声拒绝。

隋玉无视他的抗拒,直接帮他做好决定,说罢立马转变话头,说:“小崽的爷爷奶奶来了,你俩跟我去见见。”

小崽懵了一下,不确定地问:“我爷我奶吗?”

隋玉牵着他往外走,说:“你不记得了?”

“记得。”

“记得就行,记得喊人啊。”隋玉叮嘱一句。

说着话,人已经到了桌前,隋良率先打招呼,小崽模仿他的口吻,生疏地喊爷喊奶。

“又长高了,比去年黑了些,是不是?老头子,我没记错吧?”赵母问。

“没记错,秋收的时候他下地了,晒黑了些。”隋玉接话,又说:“床褥都收拾好了,你们吃饱了就去歇歇,这一路挺累的。”

赵父赵母一口应下,他们两把老骨头,这一路跟着商队过来,没少受罪。

小崽拽着他舅舅跑了,隋玉跟公婆说一声,她追了出去。

“良哥儿L,学鼓的事,我没跟你开玩笑。”隋玉高声说。

这下轮到隋良拽住小崽跑,他断然拒绝,借

口说:“我要练武,还要让我姐夫教我骑马,没功夫学击鼓,我也不喜欢。”

小崽不信,嚷嚷说:“娘,我舅舅撒谎,他不喜欢练武呜呜呜……”

隋良捂着外甥的嘴拖着走,高声保证道:“今晚我就跟张顺他们跑步,以后我天天早起跟他们一起练武。”

隋玉见状没再勉强,至于小崽说的,隋良不喜欢练武就算了,以后不去参军那就跟她做生意,反正她能给他谋个养家的营生。对于隋良,她没多高的要求,他小时候波折太多,近两年才有个孩子样,能快活就快活,安安稳稳过一生也不错。再一方面,隋玉看出隋良性子还没定,或许再过几年,他就有主见了,那时候再为之努力也不晚。

不止是隋良,就是小崽,隋玉对他也没指望,她只管她努力,寄希望于自己,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去拼。孩子嘛,她给他提供好的生活和走出去的勇气,他以后可以选择做任何事,经商、参军、种地、流浪,怎么样都好。

孩子还小,她也尚年轻,未来会有好多变故和机遇,多走几条路也不是不行。

赵父赵母出来了,隋玉回神,了了问几句今年的收成以及兄嫂的情况,把老两口送进屋,她就忙自己的去了。

“哎呀,还是老三这儿L舒坦。”赵母盖上厚实的褥子,满足道:“床都比我们自家的舒坦,干干净净的,这一趟过来没白折腾。”

赵父剔着牙,他端起温水漱漱口,挺直腰板在小院溜达一圈,这日子啧啧啧,吃饭有人送到手边,吃完了有人收碗,说一声睡觉,床铺好了,洗脚水也拎来了,他老赵这日子过的,说出去谁不羡慕。

赵西平回来得知老爹老娘过来了,他诧异道:“怎么过来的?谁送他们来的?”

“老两口自己骑着骆驼过来的,没人送。”隋玉咬口小枣,说:“我没细问,待会儿L你多问问。”

赵西平抓两个小枣喂嘴里,他咂摸几瞬,哼笑道:“我爹我娘是尝到甜头了,之前小米嫁人,两个老的推脱身子骨不行,走不了远路,硬是没过来。”

“今年身子骨又硬朗了。”隋玉笑着打趣。

夫妻两个都明白老两口大老远过来就是图好吃好穿好玩,背地里说几句,明面上谁也没揭穿。

倒是他们亲闺女不担心得罪人,见面就调侃说:“我老爹老娘一年比一年年轻康健啊,我三哥三嫂没盖客舍的时候,你们死活不肯来一趟,这客舍盖好了,你们一年跑两趟也不嫌累。”

赵父一张老脸臊得通红,他气得要赶这个老闺女走。

“我跟你爹是为了小崽来的,他今年三岁了,你三哥不给他大办一场?老家没人过来,让外人看笑话。”赵母面不改色地说。

赵小米“呵”一声,“自己亲闺女嫁人都不来一趟,你倒是疼这个孙子。”

赵母不接话,直接问她是来做什么的。

“请你们去我家吃饭啊,走到自家闺女门外了,你不进去吃顿饭?”赵小米坐直了,说:“你们来的正好,我家小叔子

在说亲,我当嫂子的不好说话,娘,我借你的嘴说几句话……”

赵母皱眉,“你想分家?”

“你倒是有出息,好的不学净学坏的,人家就两个兄弟,你把家挑散了,你公婆心里舒坦?”赵父冷哼,他恼火斥道:“今儿L这话我就当没听见,再让我听你提起,老子拿鞋底子打你。”

赵小米一下就蔫了。

“听你爹的,你看你大哥二哥,两个兄弟住一起多热闹。”赵母跟着劝,“我跟你爹去把你婆家挑散了,你公婆得戳着我们脊梁骨骂,以后别说去你家吃饭,路过门口都要放狗撵。”

“你怎么不提我三哥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