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脑子(1 / 2)

今夜太平长安 穆如西 1672 字 7个月前

案子难度太大,孟厌自觉自己没那个脑子,决心知难而退,回地府后就去求月浮玉把她调回轮回司。

放弃虽然可耻,但有用啊。

可惜,面如死水的月浮玉一句话就把她职场的康庄大道堵死了。

“泰媪大人方才跟月某说,轮回司不缺人”

孟厌被月浮玉拒绝,温僖那边也被卞城王的秘书徐湘陵婉拒了。

她瞧上了风月霁光的月浮玉,现下要守身如玉,暂时不需要跟班了。

两个直接或间接被月浮玉拒绝的人唉声叹气相遇在房中。

“孟厌,不就是一个案子吗?我就不信以我们俩的脑子查不出来”

温僖愤愤不平,他的脸他的身子哪里比不过月浮玉了,徐湘陵居然拒绝他。

“阿僖,我们俩的脑子加起来都凑不出半个脑子”孟厌说的是实话。

要是他俩真有脑子,也不会一个在地府干了三十年还是小小孟婆,一个刚来地府就被人骗来做了暖床跟班。

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有时候,认清自己接纳自己也是一种智慧。

“轮回司又回不去,不查案你准备怎么办?”温僖问孟厌,见她低头不语,手藏在宽袖中,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他不可置信的开口,声音都在颤抖:“好啊,孟厌,你不会指望我养你吧?”

平日里出力就算了,如今还要出钱养一个废物。

每月拢共五两的工资,吃喝都不够!

“我是那种人吗?真是的,好歹我也养了你三年吧!”孟厌抬头厉色道。

她刚才其实想过让温僖养她一阵来着的,结果这人反应这么大,她只能另寻他法了。

她觉得温僖说的对,不就是一个案子吗?

万一他俩加上崔子玉,真就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把案子查清了呢!

她和温僖在房中又梳理了一遍这个诡异的自杀案。

结合崔子玉给的几位判官手写的调查笔记,她认为疑点有三个:

一:诸蔷为何要在成亲前一日自杀?

判官的笔记里写她和杜家少爷杜衡,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定亲后,两家经常来往见面,诸蔷对这个温文尔雅的未婚夫也逐渐有了好感。

她的贴身丫鬟曾听她私下说:“杜公子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一个即将和心上人成亲的姑娘,没道理要在前一日自杀啊。

二:诸蔷为何要穿着白衣自杀?

有一位判官的笔记里写着:「诸蔷喜粉衣,不喜白衣」

诸府众人说诸蔷生前最爱穿粉色衣裳,唯独不喜穿白色的衣裳,觉得苍白寡淡,了无生机。

然而却在自杀那日,穿了一身自己平生最讨厌的白衣。

三:诸蔷为何要握着蔷薇自杀?

这是孟厌提出的疑惑,虽说诸蔷的名字来自蔷薇,可她的贴身丫鬟说,她实则不喜欢蔷薇,反而更偏爱梅花的孤洁。

既然不喜,又为何要握着死去?

“走吧,我们先去见见这位郎艳独绝的杜少爷”孟厌收拾好笔记,大步流星走了出去,温僖老实跟在她后面。

人是他自己选的,只恨自己当年误入歧途,识人不清。

寒犹在,雪未残,百草回芽。

陈郡杜府大门对面的角落,孟厌与温僖已在此蹲伏三日了,自从五年前未婚妻诸蔷死后,这位杜衡少爷据说一病不起,在府中休养了两年才好。

五年间,也有说亲之人上门,但都被杜少爷拒绝了,说是无法忘却无端故去的未婚妻。

“出来了”温僖用手肘碰了孟厌的手,提醒她杜少爷出门了。

这位杜少爷二十五岁上下,眉宇间有忧思之色,的确一表人才。

他们跟着杜少爷去了青韵书舍,亭中有五人,都是陈郡有钱有势的公子,其中一人长得尤为好看,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穿一身飘逸的绿衣。

孟厌看得一时呆住,她想起满腹诗书的白二曾对她念过的一句诗:“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温僖左喊她不理,右喊没反应,顺着她不安于室的眼神看向亭中众人,便知她瞧上了哪一个。

于是,用手捏着她的下巴,强迫她与他对视,银牙轻咬,声音阴森,但面上却是星眸微张,那一双桃花眼烟视媚行:“他有我好看吗?”

“我就看看”孟厌心虚地回他,这老醋坛子,翻个不停

...

温僖倒不怕孟厌会喜新厌旧抛弃他,那绿衣公子虽瞧着比其他人俊俏几分,跟他比,仍是差的极远。

他此生,最怕一个人,长得没他好看,说话没他好听,但这人偏偏是孟厌第一个爱的男人。

万幸,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