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 二更合一(2 / 5)

在北宋当陪房 金鹅 3651 字 4个月前

瓷壶放在烧红的碳上,不由得劝道,

“郎君小声些,让外面的人听到了,怕是会传到大房那边。”

吴二郎本就因灾情的事,忙的不可开交,家里的事,又让他糟心,再好的脾性,也磨的差不多了。

“传便传,正好让她晓得。”

吴二郎不爱说重话,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气急了。

冯氏和奶妈卢婆子对了一眼,然后垂下了眼,继续用着面前的那碟儿糟萝卜。

吴二郎见她还有心用饭,急的不行,但又不好开口,只能恨恨的捶打身下的炕。

这炕上铺着缎子面,怕冬日缎子生凉气,又铺了一层皮褥子。

卢婆子见时候到了,便笑着开口说,

“郎君在这生气也没用……”

“妈妈……可是有主意?”

吴二郎见她一副心有成算的样子,连忙拿着炕桌上,他与冯氏吃的酒,下了炕,与卢婆子倒了一盏来吃。

卢婆子捧着盏儿,喝了一口热酒,见吴二郎急,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郎君脸皮薄,又是同知,自是不能去大房讨礼。

娘子又是个心地仁厚的,做不来这样的事。

不若把此事交与我,我带着咱二房的人,去她那讨。”

“去她那讨,她就肯给了?

若是不给怎麽办?”

上次冯氏的东西,能讨来,那是因着东西本就是冯氏的嫁妆。

可如今这节礼,人家也没说送与谁的,卢妈妈去讨要,他嫂子能给吗?

“不给有不给的法子,我们去了,自当是敬着她,好好与她讲明白。

若她明白了,还是不肯撒手,那当真是不要脸面了。

她不要脸面就更好办了,郎君给她在外面赁个屋,让她们娘俩出府过活,随她们是吃米还是嚼糠。”

这番话,若是在以前说,吴二郎定会发火。

可如今他却细细的琢磨了起来,觉得卢妈妈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娘子,你觉得此事如何?”

吴二郎心里已经有了较量,可还是忍不住问冯氏。

冯氏放下了手中的筷儿,掏出手绢擦了擦嘴,

“大嫂一向知理,想来不会攒着礼不还。”

冯氏话中的“还”字用的好,是在告诉吴二郎,那些节礼本来就是送与她们二房的。

既是她们二房的东西,她拿着不给,那就是她的错。

见她这样说,吴二郎当下就托卢婆子去大房讨要节礼去了。

这样的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放到那要脸面的人家,可能会白白的与了寡嫂,吃下暗亏。

可显然冯氏不愿吃这样的哑巴亏,节礼不拿到二房来,休想让她与那些官眷回礼。

只要吴二郎不嫌大嫂柳氏给他丢人,尽可以让柳氏把礼留下,让那柳氏与人还礼。

这样的事,卢婆子是不好找二房院里的丫头的。

她来到刁妈妈家的时候,刁妈妈正在屋里,给二姐儿洗发。

桂姐儿撅着屁股,站在炉子边烤发,她先洗的,头发又长又密,不易烤干。

梁堇被扒的上身只剩个小衫儿,刁妈妈按着她的头,在冒着热气的木桶里绞了麻布做的巾子,使劲擦梁堇的脖子。

能擦下来许多打卷的灰泥。

这麻布糙的拉皮,用来下泥很是好用。

不是梁堇不爱洁,冬日天寒,不好洗澡。

北宋是有澡堂的,人都称为水行。

进去洗白水,要价儿两文钱。

若是想加香料,干花,又是一个价儿。

梁堇和桂姐儿去一般都是洗白汤,没银钱洗香汤。

那样的香汤也就一些家里富贵的娘子,姐儿洗的。

洗那最贱的白汤,也不能日日去洗。

夏日是不去的,在屋里端盆水擦身子。

去年梁堇求了刁妈妈好些日子,刁妈妈才肯给家里添了一个洗澡的大木桶,人能坐在里面洗。

可到了冬日,只能花钱去水行洗了。

一个月里,还是等府里放假的那日,刁妈妈才会带着她们俩,好好的去水行搓洗一番。

剩下的日子,只能趁洗发的时候,搓洗搓洗露在外面的脖子,耳朵。

梁堇忍着疼,正让刁妈妈给她搓脖儿,就听见外面有人唤她娘。

刁妈妈也听见了,听那声是卢婆子,这么晚了,寻她定是有事,她把手里的巾子给桂姐儿,让她下狠劲,好好的给二姐儿搓。

说完,那沾水的手来不及擦干,往桂姐儿身上随意蹭了两下,就穿上放在炕上的袄子撩开布帘子出去了。

“桂姐儿,你轻些搓。”

梁堇的皮肉也不是石头做的,要是她能自己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