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上堂(2 / 3)

绘长安 三月书 1896 字 7个月前

还敢带剑上殿!!”

韩言知怒气更胜,冷冷的用玉扇用力的架在兵部尚书大人的脖子上,使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气的满脸通红。

礼部尚书大人站了出来,答:“韩言知!你带凶器进殿,是为谋反,胆敢刺杀当朝老臣!!!?”

韩言知勾唇一笑,冷眼道:“尚书大人看清楚了,不是刺杀,是兵部大人的气有点不通畅,我把玉扇架在他脖子上,帮他梳理梳理,更何况,你们这些文臣就没有扇子?”

兵部尚书不断的挣扎,在听到这一番话后,挣扎着说道:“老夫的气通畅得很!不需要你来梳理。”

韩言知邪魅一笑,低声道:“不不不!尚书大人的气绝对不通畅,不然怎么会对公主说胡话呢?我还得再梳理梳理。”

兵部尚书听罢,直接摆出一副官气,道:“大胆!还不放下!我好歹也是兵部尚书,你一个没有品阶的人,也敢来威胁我?”

韩言知笑道:“不好意思啊,我直接听命于圣上,是你说放下就放下的?”

“而且我没有品阶,那也是宛国的规矩,十年状元,在皇上身边学够三年,即可直接晋为右相,直接听命于圣上,懂了吗?尚书大人?”

听罢,在场的年轻文臣个个面面相觑。

礼部尚书气急败坏道:“凶器!!凶器!就是凶器!”

韩言知答:“敢说扇子是凶器,那天下的书生文人都是带着凶器行走的恶徒咯?”

礼部尚书怒声道:“你!!!韩言知!!你不要这么说!不许你这么说!你不要以为就你武功好就可以胡作非为,我们在场也是有武将的!”

说罢,待姜学如成功的站在殿上,手持合约后,韩言知也就势的放了兵部大人。

手刚一松开,兵部大人就不断的弯着腰,猛的吸着气,喘着气。

韩言知转身朝姜学如一笑,而后走了上去,站在姜学如的身旁,凑近她的耳边道:“我陪你。”

姜学如将一纸合约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宛国有文武百臣,却只见文臣不见武将!”

礼部尚书道:“公主此言差矣。”

姜学如不予理会,将一纸合约当着文武百臣的面撕毁了,一片片碎纸掉落在地,百臣观望着而不敢言。

姜学如答:“你们这么看重的合约,我撕了,你们去告诉匈奴人,要打!本公主奉陪到底!”

兵部尚书怒道:“国家制衡,公主不懂,不要胡闹。”

礼部尚书答:“果然女人就是容易误事,女子就是不可以上殿。”

兵部尚书瘫坐在地,面露难色,只道:“唉呀,哎呀呀!完咯。”

见状,韩言知开口答:“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万里江山犹可观,不知百臣作何干?”

礼部尚书抬起头,问:“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姜学如冷笑道:“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

这就是宛国的百官?!!

姜学如冷笑着,无奈的看向了殿下的文武百官,答:“什么意思?小小乌孙你们不敢打?是吗?现如今匈奴也不打?”

兵部尚书答:“这是权衡利弊。”

左相答:“公主是一个女子,不懂这些权衡利弊啊,不懂事情的严重性。”

姜学如冷笑道:“我不懂?你们很懂嘛?你们告诉我你们很懂嘛?是这个意思吗?”

殿下大臣闷闷不语。

姜学如厉声道:“乌孙不打,匈奴不打,是要做一个永远跪着的国家吗?对方强或弱,我们都不打?这就是你们的厉害之处!?让边境百姓深受匈奴的侵扰,这就是你们厉害的地方吗?”

左相答:“你…你……真的是……”

姜学如听罢,答:“怎么?我说的不对吗?你们有什么厉害的?你们很厉害吗?我怎么看不到你们的厉害之处?”

兵部尚书答:“你……不尊老……而且还口出狂言!”

姜学如冷冷道:“你们有多厉害我没看到,我也感受不到,我只是以一个女子的身份觉得,宛国是一个跪着的国家,百官也是一群摸不着头脑的蠢材,小乌孙不敢打,大匈奴也不敢动,实实在在不知道国家养兵何用?不知道国家育才何用?”

话毕,姜学如再次看了一眼韩言知,而后再次厉声道:“请宛国文武百官,用傲人的才学,为国出策,为国谋德。”

说罢,殿外太监喊道:“圣上到。”

在场的百臣暗自欣喜,像是看到救星一般,齐刷刷的跪了下去,姜学如以及韩言知也识趣的下跪。

“见过父皇。”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陛下走了进来,一副春光满面的模样,眼底尽是开心模样,道:“都起来吧,你们说到哪了?”

左相答:“公主方才闯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