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2)

阮厢离开城南王府之后便茫然地沿着河岸边的槐树走,宽敞的大道直通朱雀大街,不少孩童老汉坐此观春赏花,一派老少祥和欢声笑语,原是该使人一并作乐,可她竟自怜自艾起来,那些热闹又与她何关。

无路可去,便行至边上,伏在青石台,头顶洒下的碎金阳光照耀在河面,波光粼粼,缓缓水流像是要往哪儿去。

她记得老林山头也有一条小溪流,经常与阿玥湿腿摸鱼抓虾,不知会不会途径那里,若是经过了,便带着她这份念想停驻一会儿……

水中倒映,一张忧伤落寞的脸躺在波动面上,阮厢看着里面之人好生可怜,顾影自怜,那也是自己罢了,一想到这几日遭遇,委屈无从诉说,泪水便豆大滴落下去。

远处游来几条金色小鱼,张着浑圆珠子眨巴眨巴看着她,久久不去。

“你们这是作甚!莫不是也来笑话我!”随即从脚边上拾起石子猛地往水中砸,惊动的鱼儿四处逃命。

眼看天色渐暗沉,听阿玥说二更开始宵禁,不然被官府抓住都是要打板子,可如此漫漫长夜,她该去哪里借宿。

摸了摸行囊,傍身之物便只有从城南王府顺出来的这些,罢了,钱财乃身外之物,她心里思忖,总不能在等着见官府,万一也有歹人该怎么办。

路上行人开始急急忙忙往里坊走,街道寂寥了些许。

“打扰一下,此处有没有客栈?”阮厢寻了闲逛的妇女问,看样子许是这本地人。

那人好奇打量半顿,看样子不像什么穷苦人家的孩子,指着东北方向,和善说道,“小娘子借住可往此处东走半炷香的时间,有个叫崇化坊的地方,哪儿可容身,天色不早了,小娘子得快些走,不然宵禁便不得再出行了。”

“多谢娘子了。”阮厢知晓大致路道后背起行囊快步走去。

恰好赶在宵禁前寻到了地方。

“小娘子可是要住店啊?”掌柜的搭了条桌布走来,兴致勃勃地介绍,“我们这可是皇城脚下顶顶有名的客栈——如意郎,凡是住过之人,小憩上一会儿,日后便都能在这长安城考取功名,皇榜一贴,你说怎么着,嘿,就当官了!”

阮厢被他这一激情好客言辞吓不少,不过此人还挺有趣,如说书人侃侃而谈,自己也放了开来,“我并非同他们一样……”

掌柜的一脸不好意思,这才认清楚前面的小娘子,“店里生意繁忙,怪我呈一时口舌之快,那小娘子先落脚?我这儿也有长安城最好的美味,就连胡食,也应有尽有。”

“果真?”阮厢还从未见过胡食,只晓得那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今日在外闲走也碰见过些许奇装异服之人,不知是不是游历的胡人?”

掌柜的一听阮厢这话捧腹大笑了起来,“小娘子说得对,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汉化,长久定居长安城,不过有些还会保留他们的服饰习俗,小娘子若想分辨其中,我教你一法子,就听他们的口音,与我们不尽相同的,那便是云游来看看长安城的风华。”

“还有此巧妙。”阮厢惊叹,外物之新鲜使她一时竟忘了饥饿,肚子咕咕叫着。

“那给我来你们店里最好的吃食。”说完将包袱往桌面一扔,摊开,露出金钗玉饰,“这些可是足够了?”

掌柜在这皇城脚下什么没见过,来得都是大户人家,但小娘子的东西,是真货,根据他多年看财的眼睛,包袱里的东西定然是从皇宫里出。

大贵人,送上门来的财神爷,哪有不要的道理,“够够够,小娘子要是在我这店住上半年那也不成问题,您就放心,好吃好喝的通通给您上齐!”

听这一席话,阮厢总归是放心了,拿起一支雕花白玉簪,华美典雅,很是合她心意,没想到李郢湛出手阔绰,竟是给她如此奢华之物,可死物毕竟也有用完的一日,看来不能把钱单用在吃喝上,得想些谋利之法。

“掌柜的。”

“诶,小娘子有何事吩咐?”一吆喝便来。

“您这里可是还需要伙计?”

“伙计?”他挠挠头,不解问道,“小娘子莫不是想找些行当?”可她看着也不像落难之人,能用上官家的东西,那一定是在开玩笑。

“没错,收银点账,搬运,厨娘,我都可以学。”阮厢颇有兴致地说,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在长安城活下去!

“您这一说,我更加糊涂了,小娘子怎么想的此法,和家人闹了矛盾?”他可不敢随意支配官府的人,要是出了点什么意外,不说小店难保,他怕是性命也难保。

阮厢也猜到了他谨慎,不急于一时,反正得落脚,往后的事再做打算,天无绝人之路,既然离开了大山,那便在这里,好好活下去!

这时候门外砰砰作响,紧接着一声尖细刻薄的声音打破了阮厢的沉思。

那不就是沈府的老嬷嬷,这声音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此时俩人正背对着,只有一拳之隔,阮厢吓得噤声,用包袱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