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和解(1 / 3)

云都长安 南江有雨 1892 字 6个月前

第二日,许长宁本打算去桐花巷看看,只昨晚就下起了大雪,今日也没停,路上积雪深深,也不便出行,依此看来明年春天确实会有北方百姓流徙。

许长宁只得坐在屋子里想除了陈修瑾这个人的提议很重要,还有什么事是她可以做到的。

施粥这件事倒是可以继续做,她以前没考虑过名声这件事的重要性,直至她当了皇后,每天的尔虞我诈,她才逐渐真的成长了起来,也明白了一个好名声的重要性。

只这次不能像前世一样,只是尽力而为,她还是要早做打算,多囤一些粮食,还要囤得有理有据,不能事后落人口实,给人把柄。

她心里倒是想好了一套做法,只是这事单靠她是不行的,还是要同继母商量一下才行。

“晚萤,我要去一趟朝梧院。”

收拾妥当之后,许长宁刚出了院子,便见天阴沉沉的,雪也下个不停,晚萤便取了把伞,二人支着往朝梧院去了。

进了院子,便往屋子那走去,也许是一次生两次熟,这次她倒是能很自然地进了屋内。

刚进门,解下了披风,继母身边的芙秋便走了过来接过披风,问道,“姑娘,今日来是有何事?”

“有些事情想要同继母商量一下。”

许长宁便走进了里间,继母仍是坐在贵妃榻上,做着刺绣,见了自己进来了,笑了笑,“坐吧。”

她在另一边坐下,“今日我确实有些事想想和您商量。”

曹玉秀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刺绣,“你说吧。”

“家中店铺可有粮油铺子?”

她点了点头,“宁宁问这个是干什么?若是想要试着经营铺子,云都贵女一般都是经营些绸缎铺子、成衣铺子之类的。”

“并不是,我是打算于各地开几家粮油铺子。”

曹玉秀微微惊讶,“这是为何?”

“粮油铺子并不能赚很多钱,多数只是几分薄利,我手底下那间粮油铺子,陈米便有许多,勉强算是收支平衡,你若要经营铺子,我是不建议的。”

曹玉秀顿了顿,又觉得这种小事还是能顺着她便顺着她,“但你若执意要经营,也是可以的。”

许长宁便知道她的顾虑了,只是不想同她为了这点小事吵架而勉强答应,只这件事她还是要解释清楚的。

“您应该知道,这几日大雪不停,南方自来富庶,粮油充足,没什么问题,只北方恐怕要冻死不少牛羊,开春时,北方百姓无以为继,便只能南下。”

“到时应有不少流民,我便想着别的我做不了,但是开仓放粮,接济他们也是尽我之力了。”

曹玉秀微微惊讶,带着些不可置信,“谁同你说的这些?”

许长宁自是不能告诉她,自己是重生的这件事,便只能胡扯,“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阳城,那里的百姓多以牛羊为生,今年又大雪不断,云都都这么大的雪,北面可想而知。”

“牛羊冻死了,开春时百姓自是无法生活,便只能南下讨生活。”

“我小时候便见过他们有的人,没了辛辛苦苦养的牛羊而一家人饿肚子的情景,便想着尽自己之力多帮帮他们。”

“便是这件事不会发生,我们也不会亏损太过,只通过粮油店折价慢慢卖出去,想来对国公府也不会有太大损伤。”

“好,既是宁宁想做,这件事便交给我吧,只是不知你想在哪多开几家,等天气好了,我便托人办下去。”

“兰城、天水城、青城。”

这几个城市便是前世流民最严重的地方,也是较为富庶的几座城池。

曹玉秀只点了点头,便没再说什么了。

许长宁却有些惴惴,尽管她觉得自己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可是这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如若这事不会发生,即使不会伤筋动骨,可也是个麻烦。

“您为什么这么支持我?”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宁宁想要做的这件事,一定有你的道理,我要做的是相信你和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你。”

她听了这话,心下微动,自己前世如何就执迷不悟的觉得她不好呢?

细想起来这件事,也离不开秦子胥的耳旁风和推波助澜,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她不能着急,还不能正面同他起冲突。

“谢谢您。”

曹玉秀笑了笑,拿起了手中的刺绣继续做了起来,“阿珩他还小,做事凭情绪,但他还是很喜欢你这个姐姐的,便是太期待了,所以落空时,分外难受。”

“他也不是要与你争些什么,你不要怪他。”

“我知道,等会儿我便去看看他。”

“那我便先走了。”

曹玉秀点了点头,直至她走后,芙秋才凑了过来,“姑娘这一时之间,怎么改变这么多?”

“或许是国公爷显灵了,但不管如何,这种就是件好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