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的发现(1 / 2)

0界点 八月梧桐雨 1667 字 6个月前

田晓生跟孙浩硬是楞在那里几秒,之后他们面面相觑,还是田晓生要老练些,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已经按在冰柜盖子上的双手移开,故作惊讶说:“坏了?我还说看看这里面放着什么?平日里不是你在这里住的多嘛,我看看你都喜欢吃些什么肉。”田晓生这样强行的开脱就连孙浩都觉得尴尬。

林东洋咧着嘴笑了笑说:“这么大个冰柜,那还不得放多少肉?别说放肉,放下一个人都绰绰有余。”

田晓生警觉的看了一眼孙浩,说:“既然是坏的,还摆在这里干什么?这么大个冰柜,还占地方。”

林东洋:“放些杂物,主要是放些米面之类的,还有一些干货。”

田晓生发出疑问:“在这里面放米面?”

林东洋:“是啊,不容易落灰,我们这房子封闭不好,又是老小区,屋里很容易进灰的。你打开看看,里面的东西是没有什么灰尘的,你看冰柜上面,都落了一层灰,这才抹干净没几天。”

“是吗?还有这作用?那我得打开看看,避免落灰这点我想应该是,但我想你把食物放在这里一定很容易坏的,你信不信,里面肯定有坏掉的东西。”说着,田晓生干脆利落的掀开了冰柜上盖。

冰柜里面果然放满了食材,有满满一袋子刚打开的米,有一半袋面粉,这米和面单独放在一个格子里,在另一个格子里放的东西就比较杂乱了,有干的粉条、木耳、红枣等。田晓生一手撑着冰柜盖子一手伸到冰柜里面,在翻弄着这堆杂货的同时仔细查找冰柜的每一地方,看能不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的线索,或是头发丝之类的。

田晓生翻弄几下那些杂物,然后从里面抓出一把米在手里搓了搓又送到鼻子跟前闻了闻,说:“还别说,放在这里面的这些东西没坏。”

林东洋:“真的,一般是不会坏的,比放在外面保存更久,不过你抓的米是刚买来没几天的。”

“奥。”田晓生将米放回米袋里。

林东洋脸上洋溢着略微炫耀的表情,说:“不但不会坏,而且还能防止长米虫。”

田晓生:“还有这功效?”

林东洋:“米虫飞不进来了。”

“哈哈,米虫不是飞进来的,是一开始在稻谷成熟收割前米虫就已经在这些米粒里面产了卵,等到温度合适环境好,这些虫卵就会孵化成米虫,根本就不是飞进来的。”孙浩略带着骄傲的表情说道。

林东洋好奇的说:“是这样?我一直以为米虫是飞进来的呢?”

孙浩还要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不料被田晓生插嘴说:“你怎么又回来了?”

林东洋:“我上来拿车钥匙。”

“车钥匙,你都有车了?”孙浩抢先插嘴。

林东洋:“是啊,自行车。”

田晓生:“就你那辆自行车还需要上锁?放在大街上捡破烂的都嫌生的锈太多了吧。”

林东洋:“不是那辆自行车,是新的,我换了辆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说着,林东洋从鞋柜上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挂着吊坠的钥匙,然后跨出房门的同时止步回头说:“煤气可能没关好,你帮忙看下。”说完,林东洋蹦蹦跶跶的小跑下楼去。

孙浩听着林东洋蹦跶下楼的脚步声,问:“你说他说这句话是故意的吗?”

田晓生皱起起眉头说:“如果他是你这样年纪,我会这么认为。”说着,田晓生将液化石油气罐的阀门关上。

孙浩:“都什么年代了,还有用这个做饭的,不都用天然气了吗?”

田晓生:“这里是老小区,用不上天然气可能是有原因的。”说着,田晓生将冰柜的插头插到插板上。

“你这是干什么?这冰柜不是已经坏了吗?”孙浩不解问。

田晓生看了一眼孙浩说:“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坏没坏等一下就知道了。”

很快,一条重要线索浮出水面,警方在对废弃仓库内的那口棺柩进行检验时找到一些少量的发屑和一根头发,在对这些进行检测后,发现残留在棺柩当中的发屑和那根发丝均来自李文卓。这一重大发现无异让专案组所有成员兴奋不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线索,这说明,这口棺柩装过李文卓。既然这口棺柩装过李文卓,那埋葬李文卓的那口棺柩又是怎么回事儿?

于是专案组当即找来一些参加过李文卓葬礼的人来辨认,他们都说这个棺柩就是装李文卓的棺柩。但那天田晓生带人亲自挖开了李文卓的坟,里面的确有一口空的棺材,现在废弃仓库也有一口棺材,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凶手是用这口一模一样的棺柩来掩人耳目?这样一想,田晓生瞬间有了启发,他需要再次将李文卓的墓挖开。

田晓生将此事反馈给杜正强,由杜正强出面劝说李德忠才同意专案组开挖李文卓的坟。

这天上午,田晓生带着专案组的人还有机械来到李文卓坟墓跟前。这时阴云密布,天气有些燥热,周围刚抽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