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多年前的事情(1 / 2)

0界点 八月梧桐雨 1656 字 6个月前

田晓生将李德忠的供述交给了杜正强。

杜正强随便翻弄着这些笔录问:“怎么?都交代了?”

田晓生略带欣慰的语气回答:“不但交代,而且还全部交代,包括之前他的那些违法犯罪,你不看他的笔录你可能还不知道,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已经违法犯罪了。”

“二十大 多年前?我想也可能。”说着,杜正强开始认真翻阅李德忠的供述。

过了一会儿,杜正强说:“还别说,这上面说的这些我还真没想到,居然涉嫌故意杀人,我以为他的违法犯罪是腐败这一块。”

田晓生:“当然,这一块也是重点,不过不在我们调查范围内。”

杜正强:“上级监委的同志已经联系我了,本来是要提审李德忠的,后来为了方便办案,说是要过来跟你们刑警一起审理。我看李德忠这供述,被焚尸的这起三人的命案不好侦破啊!原来副区长和那富商一家的失踪是他找人干的,真是想不到。”

田晓生:“是不好侦破,十多年前的灰怎么找?那这个案子还要继续办吗?”

杜正强:“办啊?当然要办,又没过追溯期,不能说这关键证据找不到就放弃了吧?可惜,也就是现在这时代,如果在十年以前,没有这关键证据只要有其他关联证据,一样可以办他,至少可以判个无期。”

田晓生:“二十多年前那个老太太被打死的案子,这个也要连同一起侦办吗?”

杜正强:“你说这个案子?好像过了追溯期,不过当时的执法人员有主观掩盖那些人犯罪事实的行为,还是要立案。你说那老太太被打死一案,我很清楚,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呢。当时我就在那个镇的派出所,那天我们接警,说是有人被打了,我们赶到现场后发现一个老太太捂着肚子蜷缩在一堆砂石旁,看样子被打的不轻。说是被几个施工人员殴打,因为老太太阻扰他们施工。那地方是个重点开发项目,要赶工期,所以他们工地的人就打了那老太太。我们当时将几个打人的人控制了,但第二天那几个人就被放了出来。今天看到李德忠这供词,原来带头殴打老太太的人就是蒋文兵,还是跟李德忠商量经过李德忠同意的。”

田晓生:“你说就关了一天?”

杜正强:“对,就一天,第二天那几个人被人保了出来,交了保证金,说是要赶工期,不能耽误这项目的进展,而且还有县里出具的函。”

田晓生:“这是严重违法的,是犯罪,要知道那老太太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发现死在自己家里了。”

杜正强:“可能不是第二天一大早,那老太太可能在被打的当晚就死了,只是死亡后第二天早上才被发现的。但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当时就是所里的一个小民警。当时我虽然去了现场,也不过是维持现场秩序,至于对老太太被打死的定性、立案等我都没有参与进来。包括后来的调解赔偿,我啥都不清楚。后来这件事情解决完毕,我去开发办拿了调解书,在调解书上盖上了我们所里的公章,将复印件送到了老太太村委会,村委会需要将这份调解书复印件交给死者家属,但村委会里面的干部都忙着搞开发建设了,没人,我就将复印件放到村委会的值班室,将另一份送给死者家属。我打听到死者家属的住址,当我去到死者家时,我才知道死者家是什么情况,那是我由此一来经历最为悲伤的一件事,所以记忆犹新,哎!老天有时候对人真的很不公平。”

说到这里,杜正强还是难以掩饰悲伤的表情,他停顿了片刻,深呼吸后接着说:“那些人真不是个东西,对于这样的家庭居然能下这样的狠手。我去了死者的家,但那里已经被夷为平地,我又打听,最后找到了死者的家属,是在他们村西头的一间破旧昏暗的小屋里,因为还没拆迁到村西头,那间屋子是本村的一户人家用于看菜园子住的,所以先借给死者家属来办理丧事用。我推开门,屋里只有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大概十岁的样子,穿着干净,长的眉清目秀。屋里潮湿阴暗,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霉味,屋里正对门那面墙那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死者的灵堂,房屋的这边放着一张用砖头垒起的木板,木板上放着被褥,房屋的另一边放了一些简陋破旧的厨具,再有就是堆放的衣物和书本之类的东西,再没有其他物件了。我就问那小男孩‘你家里其他人呢?’那男孩盯着我看,一直直直的盯着我。我又问了一遍,那男孩摇了摇头。我问他家里就他一个人吗?那男孩点了点头。我一开始还以为家里的大人出去干活只留下这么一个孩子在家,后来我才知道,这家人就奶孙两人。我原本想把调解书复印件交给这小男孩后就走的,但又不能确定这孩子就是死者家属,于是出门问周围的邻居这家的情况。这才得知死者家里的情况。死去的老太太是这男孩的奶奶,两人相依为命,现在老太太死去了就剩下这个小男孩了,这小男孩还是老太太捡来的,说是早些年老太太刚结婚的儿子因为出门做贩卖大米的生意,在运输大米途中翻车死掉了,老太太刚过门不久的媳妇后来很快就改嫁了,从此,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孤苦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