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使(2 / 3)

长安十年 削个菠萝 2133 字 6个月前

“走,我到柜坊看看。”乔雨麦感觉满血复活了。

走进柜坊,她看到蔡通正和几个高鼻深目的胡人说着话。

“乔姑娘,这几位是波斯商人,也是我的朋友。”

到了楼上茶室,在蔡通的介绍下,乔雨麦知道了痩高个的是做香料的,大胡子的是做珠宝的,胖得跟弥勒佛似的,手上把玩一把墨绿色玉如意的那个是开酒肆的。

“尤图老板酒肆里的胡姬可是全长安城最有名的,能歌善舞,漂亮热辣。”

听完乔雨麦对柜坊的设想,几个胡商频频点头,加上蔡通对乔雨麦为人的吹捧。很快,几个胡商都答应要把钱存进汇通天下柜坊。

“你哪来那么多钱?”送走胡商后,乔雨麦没忍住,问了起来。

蔡通也不回避,“我干过三年海鲜使。”

“海鲜使?做什么的?”这词倒是挺新鲜,唐朝官职也五花八门。

“这个没在官阶序列里,就是给圣上和后宫购买运送海鲜。”

“腌制的还是晒干的?”

“那些尚食司的贡库有的是,我负责的是鲜活的海鲜。”

乔雨麦瞪大眼睛,“真有此事啊,我只听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专门从岭南几千里运荔枝的,没想到现在还在送,而且还有送别的。”

蔡通淡然一笑,“乔姑娘有所不知,皇宫派出的各种特使有十几个,什么香料使、瓷器使、胭脂使、鲜果使、鲜花使等等,没有固定,只要圣上和贵妃需要的,就会设一个专人负责的特使。”

“海鲜一天就臭了,得冷藏吧,这离海边少说也得一个月路程,你这不好实现啊?”

蔡通点点头,“嗯,最难的就是鲜果使和海鲜使,保存时间短,完成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搭上身家性命。”

“你这海鲜使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贞元八年,新宠的凌贵妃来自辽东郡,喜食海鲜,吃不贯这牛羊肉,圣上令尚食司在贵妃生辰那天,务必运来鲜活海鲜。”

“刚才你也说了,这份差事得搭上身家性命。你怎么会想去干呢。”

蔡通神情落寞,陷入回忆,“那年我四十一岁了,一家六口还借住在城南行昭坊的两间小屋里,阴暗潮湿。有一次带夫人和小孩到一个同僚家中坐客,我夫人看着宽大整洁的庭院,粗糙的双手反复摸索着房间里的柱子椅子,那艳羡的神情我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后来这位同僚升职到山南道的万州任录事参军,举家南迁,愿将那庭院低价让与给我,才三百七十贯。”

“那挺好的啊!”

“是好啊!但我每月俸禄四贯钱,年禄米六十五石,维持一家生计就很艰难,哪来的三百多贯。”

“那怎么办,到我这种柜坊抵押贷款。”

“我拿什么抵押啊,借钱只能到伽蓝寺了。”

乔雨麦疑惑问道:“寺庙?还真的是慈悲为怀啊!”

蔡通呸的一声,“慈悲个屁,那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我找了个典座问了下,月息四钱,两年下来,光利息就得三百四十贯,加上本金三百七十贯,这房子下来得七百多贯。”

“寺庙这么明目张胆放高利贷啊!”乔雨麦心想,现在如此,一千多年后依然没什么改变,买套房得还个三十年,一辈子都在还贷,利息估计和现在也差不多。

蔡通无奈的说:“这也是官府办的,背后是太府寺在收钱呢!”

“他们把这放贷叫得很体面,叫香积钱,本金叫功德,利息叫福报。你去借一回,一定能感受到什么叫功德无量,福报连绵了。”

这话把乔雨麦逗得哈哈大笑。“那后来怎么办。”

“我那同僚家世好,倒是不着急用钱,约定了两年还清,五百贯。”

乔雨麦有些理解了,“所以这份差事出来后,你就盯上了?”

“对,又肥又稳妥的差事怎么会落我身上?只有这种九死一生的事,我才有机会啊,这也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为了谋得这份差事,我倾尽多年俸禄积蓄到处打点,为了完成这差事,我在渤海县当了三个月渔民,学习养殖、运送、保存海鲜。”

“你是怎么运过来的啊?”乔雨麦充满好奇。

蔡通长叹一声,这段经历现在想起来依然苦不堪言,“说来话长,简单点说就是捕捞起来后,连同海水一起,先是用船从东营顺黄河逆流而上,到达虢州后,换陆路,沿途十六个驿站各备两匹快马,两大冰块,军马驰而不息,一天一夜跑完七百六十里,直达膳食司厨房。”

乔雨麦感叹道:“这报送军情的八百里加急,主要是送这些贡品啊!”

蔡通嘿嘿一笑,“就这样,我也是提前试了三次,不断调整,只有确保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才能保证到达膳食司冰窖的海鲜不变味。每次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