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禁军(1 / 3)

长安十年 削个菠萝 1840 字 5个月前

郭怀安停下了脚步,“呵,我的梦想,你不问,我都快忘记了。现在这局势,哪还有什么梦想。”

“曾经的梦想呢?”

郭怀安转过脸来,望向朱雀大街的尽头,“深入漠北,纵马弯刀,列阵祁连山,驱壤外敌,打通河西走廊,收复大唐万里河山。”

“够豪迈的啊!”乔雨麦看着他笔挺的身板,有股正气,沙场上,他会是个英勇的将军的。

郭怀安说道:“我想,这是每个将士从军时都有过的梦想吧!”

他长叹一口气。

乔雨麦看向他,俏皮的问道:“怎么啦,年少有为的郭将军心中也有烦心事?”

郭怀安苦笑一声,“呵,年少有为,每天就在这大街巡防,还得勾心斗角,毫无意义,我还是想回到边军杀敌建功。”

“大唐不是挺好的吗?你费这心干嘛呢?”

“挺好的?你看到的是长安城短暂的假象罢了,有机会你应该到边境诸州看看,就会知道什么是民不聊生。”

“自安史之乱后,党派相争,宦官专权,蕃镇割据,各镇节度使拥兵自立,这个国家已经深陷泥潭。”

“吐蕃、突厥屡屡进犯,安史之乱平定当年,吐蕃就攻陷长安城,大唐威严早已荡然无存。”

乔雨麦想了起来,“是郭子仪收复的长安吧,对了,那天有人说郭子仪是你爷爷。”

“嗯,两次收复长安都是郭令公。长安是收复了,但河西陇右瓜州、沙州、伊州等七州均被吐蕃占领,河西走廊截断,西域腹地的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孤悬蕃外,音讯全无。”

“为什么不出兵收复呢!”

“唐廷也想啊,可没兵可用了,圣上对各地武将失去了信任,李氏宗室争权夺位又从开唐就有惯例,圣上只能选择相信身边的家奴。安史之乱后,宦官权势扶摇直上,李辅国权倾朝野,代宗上位后更是尊称其为尚父。”

乔雨麦很是不解,“几个没蛋的太监,贬了或杀了不就得了。”

这话把郭怀安逗乐了,“哈哈哈,他们是没蛋,但他们有兵啊,北衙禁军就他们掌管着的,动他们谈何容易啊!”

“你不也是禁军吗?”乔雨麦反问道。

郭怀安无奈的说道:“我是南衙禁军,虽说有十六卫,但兵力不及北衙,金吾卫也只不过是护卫长安城各坊的安全而已。”

“他们掌管的北衙禁军,共有十军,分左右羽林卫、龙虎军、神武军、神威军、神策军,守护皇城,直接护卫圣上。其中左右神策军更是十军的核心和精锐。”

乔雨麦算是把唐朝禁军队伍听明白了,“哦,你们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呗,人家是中央警卫团,地位确实不能比。”

“啊?你说什么?”郭怀安对乔雨麦突然蹦出来的一堆新词一头雾水。

“哦,没什么,那这些问题皇帝老儿他不知道?”

“圣上也不是傻子,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没办法。”

“也尝试过改变这种局面,李辅国专权后,代宗把他越捧越高,趁他放松警惕,派人诛杀了李辅国,提拔另一个宦官鱼朝恩参与朝政,可这鱼朝恩也好不了哪去,后来代宗又联合宰相元载除掉了鱼朝恩。”

“这代宗李豫还是挺有主见的主啊!”

“是啊,可解决了宦官乱政的问题,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宰相专权。本来郭令公、鱼朝恩、元载,这一相对制衡的三角政局被打破了,权力逐渐集中到了锄奸功成的元载身上,他有才但无德,弄权舞智,政以贿成,簪侈无度,比鱼朝恩有过之而无不及,代宗后来又想办法把他除了。”

郭怀安对此比较清楚,继续说道:“后来泾原兵变,当今圣上逃出长安时,身边只有宦官忠心耿耿,自此以后,圣上对各地节度使和身边文武百官更加不信任,宦官重新理政,权势越来越大。”

乔雨麦慢慢体会到皇帝也挺难的,换成是她,估计也不知道该信任谁,“也是,他们权势再怎么大,也不过是家奴,也得依附皇权,最起码宦官无法登基篡位,即便把持朝政,皇帝也能在宗室中传续。各路诸侯就不一样了,谋反改朝换代的可能性是有的。”

郭怀安应和着:“是啊,可宦官虽然不能做皇帝,却可以决定谁来做皇帝,这就是朝野内外人心不稳的根源。”

乔雨麦看郭怀安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禁宽慰道:“这收复失地是皇帝老儿应该操心的事,你就别烦了。”

“皇权动荡,政权安全还是家国完整哪个重要,对圣上来说,皇权稳固才是第一位的,收复失地不是首要的任务。”

郭怀安一脸的坚决,“圣上可以不操心,但郭家为大唐征战至今一甲子,这是我们郭家的使命。我叔叔郭昕驻守安西都护府,十年了,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乔雨麦说道:“那地方在吐蕃占领腹地,十年了,不是投降就是被杀了吧!”

郭怀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