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猎探鹰(1 / 4)

此时窦如嫣的夫君,也就是李家四郎——大唐圣人李容,正带领着军队御驾亲征陇右之地。当今天下大局未定,李容虽已称帝,但由于旷日征讨,眷属一直生活在河东潜邸。而陇右乃李氏族出旧地,地位非凡,为保此次捷后威示天下,窦皇后携儿女尊圣意先行长安坐镇。

路走了几日,窗外的景色却没怎么变过。窦如嫣瞧瞧正在清障的士兵,继续道:“罢了,去盯紧些,莫耽搁太久。” 说完便放下了帘子。

“喏。” 刘公公应声退下。

“阿娘…?”

原本熟睡的昭阳公主被对话吵醒,她搓着眼睛端坐起来,淡绯色的襦裙袖子又宽又大。她年仅八岁,还是个可爱的小人精。一路上缠着母亲讲过去的故事,但自己又听着听着睡着了。

“阿娘刚才说到哪了?宁儿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李毓宁说着便伸了个懒腰。

窦如嫣见女儿的领衿睡得歪七扭八,便上手替女儿捋拭平整:“我也忘了,还想听阿爹和阿娘以前的事?”

“嗯!但是阿娘…我们还有多久才到长安啊?” 李毓宁呼地趴在母亲腿上,一脸生无可恋道。她扎着羊角发髻,髻上还缠了绯色的貂绒。

“等明日雪停了,你再睡一觉就到了。” 窦如嫣耐心道。

“可是宁儿已经睡饱了,连着几日都在车里睡啊睡啊,梦都做了一、二、三…”说着,李毓宁开始掰手指头算她做过的梦,襦裙袖子差点把她算数的手淹没。

“足足有十个了!” 李毓宁将一个握紧的小拳头举在窦如嫣面前,却被母亲摁了下去。

她依旧没有放弃纠缠母亲:“阿娘…让我骑马吧?” 说起骑马,李毓宁的眼睛开始放光,期待地仰头问母亲。

“不行!女儿家家成何体统。” 窦如嫣将女儿从腿上拽起,板正李毓宁的腰板,拒绝道。

见母亲不同意,李毓宁蔫得松下身子。即使这一路上她已经问过很多回了,每回都被拒绝,她还是认为有一定的可能性,因为碰上母亲心情好的时候,自己偶尔是能蹭上的。

“弓不让带…马不让骑…” 李毓宁嘟囔着小嘴喃喃道。

而后她悄悄将前侧的车帘撑开个缝,望了望,心里又有了主意:“阿娘,我想看雪,我要下车!”

这次,她趁母亲还没反应过来,便双手提着衣裙冲出了马车。守在车外的老奴见状,立马俯身趴在地上,铁甲护卫们也纷纷持枪跪地。

“昭阳公主哎,可慢点,踩着奴婢别摔着。这大雪天地滑,当心别跑。”刘公公趴在地上扯着嗓子道。

“知道了!”李毓宁轻轻点了一下他的背,便弹跳在地上,朝马车前方狂跑。

打从生下来,李毓宁就没把“小心点”听进耳朵里过。要不是母亲管束着,她每日就像个皮猴子一样到处蹿跳。

“她是要去看她哥哥了,你去跟着吧,顺便看看呈儿,需不需要再加一件斗篷。”

窦如嫣对此等情形见怪不怪,她缓缓拉开车帘,对刘公公淡然道。

“诺。”说罢,刘公公咕噜爬起来,颠着碎步跟上去。

李毓宁笑着跑向队伍前方,一对酒窝绽放在脸上。在车队的尽头,一个约莫十二岁的少年骑在棕红色的骏马上。

只见少年骑在马上,他裹着幞头,身着白色锦缎窄袖厚袍衫,披了淡黄色暗纹绒斗篷,腰间佩着一把金柄鄣刀。这便是李毓宁的手足兄长李呈,他年长妹妹李毓宁四岁,为圣人李容的第二子。

“哥哥!” 李毓宁奔朝队首奔去。

李呈勒住缰绳转头看了一眼妹妹,地上的白雪将他俊俏的脸庞照衬地更加耀眼。

李毓宁一溜烟摸着哥哥骑的马,刹下步子来,而后上前抚摸着马鼻子说:“红玉啊,你想白玉了吗?我可想它了。” 她一对圆圆的杏眼紧贴着红玉的睫毛,红玉只得使劲喷了口气,将李毓宁弹远些。

“母亲又没许你吧?” 李呈从鞍上跳下,也摸着马,对妹妹温柔调侃。

李毓宁撅嘴瞥了哥哥一眼,又讨好般凑近:“好哥哥,我骑一下红玉,行吗?”

李呈佯装纠结,皱眉看向天空说:“哎呀,母亲不允,这不是让为兄难办吗?”

“没什么难办的呀,我就原地骑一下,又不跑!” 李毓宁上前抓着哥哥的衣袖。

“那你,一个月不许挑食?” 李呈垂眼看着妹妹。

“不挑!” 李毓宁回答得干脆,她心想:我挑不挑食也就刘公公知道。

“吃馍馍不许剩?” 李呈笑着继续问。

“不剩!” 李毓宁这会儿什么都能答应。

李呈听罢单膝跪地,亮出膝盖,做了个请的手势。李毓宁见状立刻欣喜地踏着哥哥的腿,翻上马。她刚想夹马镫,一只脚却突然被李呈抓住。

“哎?谁说就原地骑一下的。” 李呈指着妹妹道,他早料到这丫头不能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