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回城(8)放榜的日子(1 / 2)

作者/方_忆写于1.26

高考的帷幕缓缓落下,赵小美和曲筱筱也终于结束了在英语补习班那段紧锣密鼓的日子。此刻的她们,就如同两只从束缚已久的鸟笼中挣脱出来的小鸟,洋溢着无尽的活力,游荡于各个角落,乐此不疲,仿佛入眼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缕阳光都充满新鲜与魅力。

“哈,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俩人不约而同感叹道。

在这段等待放榜的日子里,她们不再被堆积如山的试题所困,而是以各种方式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有时相约一起去逛久违的繁华商业区,在宁静的公园里悠闲散步。有时也会互相串门闲聊,分享未来的憧憬和对高考后续事项的各种揣测。尽管对于体检、填报志愿等高考后的一系列事务仍有几分忧虑,但总体来说,这段时间充盈着欢乐与自由的气息。

“哦,对了,筱筱,什么时候要去参加体检呀?”

赵小美突然想起李洁那帮知青在高考结束后不久就接到了参加体检的通知。

“估计是在成绩公布之后,这样一来,那些没能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就不必再进行体检了。”

“筱筱,你知道体检大概要花多少钱吗?”小美的母亲提出了她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阿姨,这个体检费用是公家承担的,我们自己不用出钱。”曲筱筱笑着回答道。

小美母亲听了后脸上浮现出宽慰的表情,用和蔼的语气对曲筱筱说:“是这样啊,那就太好了。我觉得你今年肯定能考上大学,你是应届生,学习又那么优秀。我家小美可就不一定了。”

曲筱筱连忙说:“不会的,阿姨,小美虽然进补习班的时间晚了一些,但她非常努力,复习上也特别认真,我相信她一定能考上的。”

“说到上补习班,感觉还是去的有些晚了,如果她的学习成绩能跟她哥和她二姐那样还行,不过我们美儿小学时期的学习还是不错的。”

赵小美见母亲又开始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也懒得再去争辩什么,她都已习以为常了,毕竟她天资确实不如她哥和二姐,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妈,您不能老是这么说小美儿,她也有我和小莉不具备的坚韧和毅力,不然怎么非要坚持下乡去插队,还能有勇气参加高考呢?”赵锦城看不下去母亲在未来小姨子面前数落自己的妹妹,更何况两人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师专的同学。

“唉,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其实美儿的数学基础差是有原因的。她刚上小学的时候,一开始没有专职的算数老师,学校只好让教语文的班主任王玉珍代课。但她对算数并不擅长,常常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故事糊弄,所以你妹妹数学方面就受到了影响。”

赵小美听闻此事,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若不是母亲今天提起,她对此毫不知情。原来,李老师是在他们三年级才开始接手数学教学的?看来自己记忆中也存在空白啊。既然母亲如此肯定地说,那这件事应该就是真实存在的了。

那个时候,信息传播远没有现在便捷,各大高校主要依赖邮寄纸质招生简章的方式来宣传自我。这些招生简章的大小与一张摊开报刊相仿,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不仅详尽介绍了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还展示了校园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各所中学都会把这些来自不同大学的招生简章整齐地张贴在显眼位置,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快看,九原师专的招生简章在这里!”

高考前夕,曲筱筱和赵小美就在一中的校园宣传栏上这面看过几次贴满招生简章的公告栏,那里总会吸引众多补习班的考生驻足观看。每一位有望升学的人,在面对自己心驰神往的大学招生简章时,都不禁浮想联翩,内心激动不已。他们或独自揣摩,或三五成群热烈讨论,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可以说,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那一张张生动鲜活的招生广告以及认真研读它们的一个个应考生,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温馨的画面。

放榜的日子终于来临,两人匆匆走过那个熟悉的宣传栏,没有像往常那样驻足细看。他们急匆匆地赶往补习班,因为今天是揭晓成绩和录取分数线的日子。她们已经在家焦急等待了二十多天,内心的紧张和焦虑难以言表。校园里空荡荡的,学生都放假了,阳光炙热地照射着,两人只想快点赶到阴凉的教室里。

这是学校第二次召集补习班的学生了。在高考结束后,大伙已经来过一次了,当时主要是听各科老师讲解试卷,让他们自己估算下分数。那时,大家都很活跃,讨论得很热烈。然而,此刻的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们紧张地等待着老师进来公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每个人都默默地祈祷着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进入心仪的大学。

在一中所有补习班中,这次高考有89名学生迈入了大学校门,其中有50人成功的考入本科院校,另外39人则被专科学校录取。曲筱筱超出了专科录取分数线68分,赵小美也高出专科录取分数线26分,俩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