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是否强迫寡妇改嫁(1 / 2)

“不可。”

房玄龄的话音一落,坐在对面的田丰立即起身反驳道:“为解决人口生育问题,鼓励寡妇改嫁未尝不可。”

“只是,绝不能鼓励甚至是强迫阵亡将士的遗孀改嫁他人。”

“要是这么做,一定会使军中将士心寒的。”

“请相国三思。”

闻言,秦牧也认为田丰此言有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秦牧是普通的将士,自己死在了战场上,留下的孤儿寡母却成了别人家的,这如何使得?

秦牧还怎样使麾下的将士为自己卖命,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跟敌人厮杀?

房玄龄也知道秦牧的难处,于是再次进言道:“相国,属下认为,鼓励或强迫寡妇改嫁他人之事,可能不太厚道,却也是无可厚非的。”

“人一死,一了百了,身后之事又当如何料理?”

“那些寡妇有的还在含辛茹苦的抚养儿女,无依无靠,未免太过可怜了。”

“家中有一个顶梁柱照顾她们,岂不更好?”

“如我秦军一般,这些年来前前后后阵亡的将士,也有不下十万人。十万将士,他们身后就是十万个寡妇。”

“十万个寡妇是什么概念?一年生一胎,两年生两胎,三年生三胎,十年就是十胎!”

“哪怕是两年生一胎,二十年也有十个新生儿了。”

顿了一下,房玄龄语重心长的道:“十年时间,十万改嫁他人的寡妇,至少能生出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新生儿啊!”

“相国,上百万的新生儿是什么概念,不言而喻。”

“……”

房玄龄的这一番话,纯粹是在劝谏秦牧,为了秦牧,为了大汉的未来着想的。

自从土豆、玉米、番薯这三种高产量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之后,秦牧治下的百姓,基本上都不愁吃喝了,至少饿不死人。

为了刺激人口生育,秦牧还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帮助普通百姓照顾新生儿。

如此一来,可想而知接下来秦牧治下各个州郡,人口一定能迎来井喷式的增长。

古代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普通人能拿得出手的“娱乐节目”,可能就是关起门来造娃了。

一对健康的年轻夫妻,十年之内生十个孩子,也不是不行。

秦牧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出相对安定的生活,给予其较为舒适的条件,然后他们就能自顾自的生孩子,领取官府给予的各项补贴了。

“伯温,你怎么看?”

秦牧把目光放在了一直不发一言的刘伯温身上。

听见秦牧询问自己的看法,刘伯温想了一下,便道:“相国,属下认为,鼓励或强迫民间的寡妇改嫁他人,可以。”

“但,鼓励或强迫军中阵亡将士的遗孀改嫁他人,不妥当,至少现在还不妥当。”

“这人心都是肉长,倘若将士们认为自己死后,自己的妻子会改嫁,儿子成了别人的儿子,他们如何还能全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在战场上拼杀?”

“相国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善。”

秦牧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刘伯温的这一看法。

“那就区别对待。”

秦牧思索片刻之后,缓声道:“鼓励民间寡妇改嫁。”

“凡年十五以上,四十以下孀居的寡妇,改嫁他人之日,不论做妻还是妾,官府赏赐钱一千,布三匹,田十亩,以为嫁妆,或作为父家、子家所有,由其寡妇自己决定。”

“已经孀居的寡妇,也可参加官府组织的相亲大会,寻找良配。”

“以半年为时限,若仍不嫁人,由官府包办。”

顿了一下,秦牧又道:“凡我阵亡将士之遗孀,听从自己的意愿,是改嫁他人,或是仍旧守节,任何人不得强求,违者斩首。”

“……”

秦牧的这最后一番话,是透着一种不可描述的意味的。

毕竟,谁愿意一直守寡?

这个时代的民风开放,但是寡妇改嫁他人的话,还是有可能遭到非议的。

如军中阵亡将士的寡妇,一些袍泽可能看不下去,非要逼着别人守寡……

这可不是秦牧愿意看到的。

“相国英明!”

田丰、房玄龄、华歆等诸文武尽皆是交口称赞,觉得秦牧的这一番决策,没毛病。

“玄龄、如晦,你们二人帮我起草这一系列的政令,并尽快颁布出去。”

“诺!”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即答应下来。

……

秦牧的这一系列政策,一经颁布,就在中原的各个州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首先是许都,在许都的城门口处,张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