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修复古籍,经验增加(1 / 2)

沈瑜在鸠居堂有了收获,就不急于再去捡漏,开始悠闲的逛街,速度比街上的游客还慢。克里斯蒂娜当然会跟随自家老板的步调。

此时,街上的游人数量渐渐增多。

沈瑜买了三份热饮,找了处供游人休息的地方坐下,慢慢喝着热饮。

水泽智子一直用英语和克里斯蒂娜交流。她还没搞清关系,急于在克里斯蒂娜面前表现自己的重要性。当她发现克里斯蒂娜对于艺术品很兴趣之后,努力的把话题引向这个方面。

沈瑜没理会这种表现。他一直在琢磨,瓷青纸本的写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价值区间跨度?他的猜测是,残损或对于超金的价值界定又影响。

此外,到手的奖励究竟有多么价值,目前尚未能确定,需要修复之后才能知道。但是,凭借他现有的经验,基本可以断定这两件东西都是扶桑的物品(或高丽古董)。沈瑜并不想收藏,打算带到钮約或带回国内销售。

“智子小姐。”沈瑜看二女谈话停顿,就说道:“明天,我要参加纪念活动的笔会,但是带的工具并不齐全,我想去这里的书画用品销售店,购买一些比较合用的画材。”这是他的理由,真实的想法是赶快把需要修复的材料购买齐全。

智子虽然“嗨”了一声,眼睛却看向克里斯蒂娜,等着她的意见。很明显在智子眼里,沈瑜的要求不值一提,关键要看克里斯蒂娜的想法。

克里斯蒂娜当然不会反对。智子颠儿颠儿的去找了一位熟悉附近商业街的老人,询问之后,带着沈瑜两人找到了一家名为云林堂的店铺。

这家店铺的门头保持了传统样式。但门窗则换上了大片的玻璃,可以从外面看到摆放的柜台和货架。

智子推开门躬身请克里斯蒂娜先进。

一位年轻的女店员笑容满面的赢了过来:“欢迎光临。”

这位店员扎着双马尾,个子不高。热情的打招呼。给沈瑜的感受和刚才在古玩店时完全不同。

听说几人想买一些传统的书画用品。店员详细的介绍了店里的商品。

这家店铺在附近的名气很大,经营的书画用品,种类比较齐全。

由于克里斯蒂娜并不了解扶桑所主要销售画材,沈瑜直接提出要求。

“我们想选传统的瓷青纸,再选一些麻纸、桑皮纸以及雁皮纸。希望是按照古代配方制作的纸张。如果没有,请帮我推荐一些接近于传统造纸的纸张。”

“请跟我来。”

店员拿出了诸多的样纸,让沈瑜挑选。并且讲解每种纸的名称和成分、价格。这些样纸,以和纸为主。

和纸的分类,最有名的三种:雁皮纸、三桠纸与楮皮纸。

沈瑜的书画技能不断提升,此时来挑选这些材料,已经是驾轻就熟。他很快就从纸张中挑出了两种雁皮纸。

所谓雁皮纸,是雁皮纤维抄造而成的皮纸。该纸使用的野生植物纤维,细长且坚韧,故质量颇高。雁皮纸可用于书画、适合用来制作书籍,华国和扶桑都有制作。

他又挑了桑皮纸和三桠纸。这两种纸则有香牙色,喜欢的人认为有古意,这类纸表面纤细,适合书写。

最后,又挑选楮皮纸。这种纸的质感接近于布匹,用途极广。

沈瑜对比了清单,觉得这几种纸张应该符合要求。他对服务生说道:“纸张就先选这几种。如果您这里还有特制的仿古丝绢,我也想看一看。”

“嗨—”

店员又带着他们到了专卖丝绢的柜台。

这家店铺一层的空间十分宽阔。店员拿出了十几种丝卷,都可以用于书画,但价格昂贵。

丝绸可以细分为14大类。其中,绢类的一些品种,可以用于绘画、记载文献、书写经文等。绫的一些品种则主要用于书画经卷的装裱。

沈瑜很少用丝绢作画,这次也是为了修复书籍才购买。他边挑选材料边听店员的介绍,仔细看每一种材料的细节,同时还能听到游戏的提示,对于丝绢类产品的认知经验正在增加。

绢:有单双、生熟、圆扁、粗细之分。单经单纬的叫“单丝绢”,双经单纬的叫“双丝绢”;生绢是未漂煮过的绢;熟绢是经过练漂处理,且多用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拒水性佳;圆丝绢是原丝织物不经任何处理,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平,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缝隙,显得密实、硬挺;粗绢是选择粗丝经纬交织而成,类似布帛,细绢是选择细丝,质地轻薄柔软。

扶桑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技艺,记得张大千先生晚年就曾经特意在扶桑这里定做纸张和丝绢材料。

不过,沈瑜为了修复书籍,所考虑的是材料要接近于两本古籍。选好纸绢,再买用于装裱的绫锦等材料。最后,又买了一些绘画颜料。

他计算购买的材料,经过比对,觉得应该能够符合修复空间列出的清单。

他想快点完成修复,没了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