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浅谈生死2(1 / 2)

听完我朋友他的见解,我又整理了一下我个人的见解,中和一下古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领悟都不同,了解多了对自己的领悟会有更大的帮助,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看法都不同,取长补短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个帮助,可以让自己思维更广阔,同时也不能钻牛角尖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第二天走很早的就起床了,做完我的早课出去跑了半个小时,回来又打了打完一套八部金刚功,就该吃早饭了。我的早饭简单一个凉拌黄瓜,两个馒头,一碗小米粥。吃完早饭帮忙道友干了会农活,和尚朋友也过来了。

我们又是在悬崖边的大树底下烧茶聊天。谈到了昨天的话题,今天他们让我先讲,我因为还没整理好,就让我这位道士朋友也就是道友讲了,我这位道友也没含糊,直接说了其实对于他个人所悟,人出生的时候所谓的第一声啼哭是没有含义的,也是七情六欲全部包括了。

为什么这么说,先说没有含义,过去先不讲,从他出生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一个人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生,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怎么走,他只是一个先天性的婴儿,表达什么情绪也是只有哭这一个办法,所谓的哭也可以说是啼叫,他的作用只是发声。饿了也是这样,疼了也是,热了,冷了,生活还不能自理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没有所谓高兴,悲伤惧怕,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六欲:视,听,嗅,味,触,意,)先天出生他们是没有主动本能的七情和六欲。可是七情六欲又不能说和他们没关系,第一因为他们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带来了七情六欲,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所以这个时候就看从小带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因为他们小的时候听不懂,看不懂只有一个是他们的感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人的感知传递到孩子那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不自觉的情绪回应,情绪是最容易牵扯到七情六欲的。孩子对你的回应就是你所对他做的回应,也可以说形成了习惯。

孩子还在婴儿的时候,他们和你的沟通只有一个那就是啼哭,可以说是在那叫,大人第一时间就是喂奶,或者看是不是尿裤子这些,这些时候是你们最基本的交流,也是孩子潜意识的时候做出的判断,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判断,这叫潜意识的判断,先前的潜意识判断出现,后面每一步你们所言传身教的时候,就是他们一步步自我学习自我的判断,和自我回应。这里面就要提到一句话。慈母多败儿,一般来说很多家庭对于孩子都是母亲是最慈祥的那一个,大多数都一样,当然父亲也有这样的。婴儿时候还可以,可是在大一些的时候就是父母的问题了,这样容易养成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觉得心疼一次两次孩子就养成这样,只要哭闹自己想要的就可以达到,所以说这两者之间都是存在,母亲因为十月怀胎,第一母亲对孩子感情是最深的那个,从父母怀孕开始经历了。老君就有说过:积精聚炁,父母和合,阴阳交媾始一月为胚;二月为胞;三月为胎,形兆分也,三魂降焉;四月四神卫,四神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五月五藏安镇也;六月六律名六根也;七月生七魄也;八月八景见,和真八神也,八景者,五藏、三丹田是也;九月安九宫,生九真,九宫者,在泥丸周匝上下是也;十月成形,母亲怀胎十月也是身心俱疲的十月。

所以说,母亲对孩子是感情最深的,孩子从先天,到出生后的转后天也是第一个接触的就是母亲,也是和母亲一分为二的时候。我们那边就有个说法,如果一个家里没有了女人,那已经不能成家了。

不是说父亲的不重要父亲也很重要,父亲就是一棵苍天大树,保护着孩子和母亲,父亲主在母亲主内。女性又是感性的,所以女人在感情上又是难以定性的。自然父亲的理性,母亲的感性,对孩子从小认知的感受是不同了,孩子出生为主动,可是出生之后的行为和感知都是被动。这个前期的被动的接受在父母,在往后就是父母,和老师了。基础的认知和学识就在于父母和老师,孩子基础越好以后的路越长久。有的人说人性本善,也有的人说人性本恶,其实孩子体现出来的都是负,先天承后天负。说的在明白点就是因果,孩子体现出来的人性本恶也好人性本善也好,这是果,因就是孩子的基础问题。也可以说因是不确定性的,果就是确定下来的结果。一个人做了决定然后实行了这是因,接下来这个人实行了,出现好坏时这是结果。也就是因果。

所以我对于我们今天这个孩子出生时的啼哭到底是惧怕还是欣喜,我的结果就是这两个。

第一个就是孩子啼哭是没有缘由的,只是在发声音。

第二个结果延续第一个结果就是欣喜惧怕都有,整个人最初的七情和六欲的基础体现。说完之后也到了中午了,我们决定吃过午饭后睡个中午觉继续讨论。

中午我们是在一起吃饭的,很简单的斋饭,一碗面条,青炒土豆,黄瓜胡萝卜生菜凉拌。吃完我们就休息了。我在床上一直没有午休,我还在整理两个人的见解和领悟,一直到下午他们出来叫我的时候我才整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