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陷(1 / 2)

宴会定在冬月初三,这日早早就有皇家命妇到坤宁宫拜见温皇后。

姜晏梳洗打扮后亦先到坤宁宫拜见众多长辈,宏安帝子嗣不丰,可先帝膝下却有众多子女,光是成年的公主就有十来位。

其中以魏国长公主为首,她是先帝长女,先帝在世时将她下嫁给了安国公,安国公早年手握兵权,在朝野上颇有权威,如今虽退居幕后,但依旧受人敬重。

大晋讲究仁孝,魏国长公主自然地位尊崇。

“我前些日子得了一对点翠珊瑚腊梅簪,瞧着样式新鲜,今日带来给朝宁公主做贺礼。”魏国长公主与温皇后交好,出手也大方。

除去价值不菲的点翠簪,还送几匹颜色上佳的娟纱给姜晏。

魏国长公主的贺礼一出,在场的其他娘子也纷纷送上贺礼,如此一来,姜晏的库房愈发丰盛了。

温皇后先带着她一一拜见皇家长辈,其中不乏有朝廷重臣的内眷,众人面对这位半路寻回的公主都极尽热情,毕竟有永嘉公主这个受宠的先例在前,想必朝宁公主的前途不低。

姜晏又岂会猜不透这些妇人的想法,她待人亲和,一言一行都符合皇家规范,比前世更善拉拢人心。

温皇后的好名声传遍朝野,今日一见,众人对朝宁公主更高看三分。

前世姜晏不喜热闹,与各位夫人不算热络,后来踏入朝廷纷争后吃了不少亏,这些妇人得知消息的速度远远超过姜晏的想象,这辈子姜晏想谋大事,必然要与她们交好。

“母后,我想去园子里走走。”姜晏坐在温皇后身边,露出小女儿姿态。

“去吧,”温皇后通情达理,“正好与各家女郎热络热络,看看有没有和你趣味相投的,过几日你父皇该下旨为你择选伴读了。”

朝宁公主已经及笄,按理来说到了选驸马的年纪,可温皇后心疼她在外流离十六载,便与宏安帝商议将公主在宫里多留几年,反正晏儿是大晋公主,不愁选不到夫婿。

永嘉公主有四五个伴读陪她玩乐,宏安帝怕女儿在内宫无聊,打算给姜晏也寻几个年纪相仿的伴读。

因而今日的宴会上多了许多十五六岁的女郎,家中早早就吩咐了她们,个个都受着规矩,期盼能与朝宁公主交好。

姜晏离开坤宁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寻找自己前世交好的挚友。

内宫庭院,女郎们大多三两结伴,在一起谈论长安城时兴的花样,或是谁家的姑娘与谁家的公子定亲了,再或者小声议论朝宁公主与永嘉公主。

朝宁公主没回宫前,长安城的贵女们皆以永嘉公主为首,永嘉公主虽刁蛮,但身份贵重,眼下来了个身份更贵重的朝宁公主,长安城的风向隐隐有了转变。

“若是能成为朝宁公主的伴读,对家族来说可是无上荣光。”

“听说朝宁公主性情和善,想必极好相处。”

众女郎说得正欢,几个衣着华贵的女子簇拥着一女郎走来,那是珍贵妃母族的姑娘,开国公尤家的嫡女,自幼与永嘉公主相伴。

尤清乐还未开口,她身旁的女郎就训斥起来:“永嘉公主是贵妃之女,陛下的心尖尖,你们有几条命敢在此非议?”

秦桑与尤清乐一样,同为公主伴读,但碍于身份不够,与公主并不亲热,却并不妨碍她仗着公主之名在贵女圈子里作威作福。

众女郎见永嘉公主的伴读们过来了,纷纷避让,那几个“出言不逊”的姑娘涨红了脸,低垂着脑袋,不敢再言。

秦桑见她们闭嘴了,将目光挪到了最外边衣着利落的女子身上,她嘴角勾起嘲讽,走过去出言奚落:“这不是我的好姐姐么,怎么躲在这里?”

秦灼在见到秦桑的那一刻就知道她要来找自己麻烦,她懒得去躲,依旧站在原地。

“啧,瞧你这股子寒酸样儿,”秦灼越是不搭理她,秦桑越是来劲儿,“凭你也配巴结朝宁公主,别做梦了。”

秦灼还真没想过要去巴结朝宁公主,这场宴会她本没打算来,反正家中都是由秦桑的母亲安排,这对母女恨不得把她踩进泥里去,怎么可能给她露脸的机会?

奈何她父亲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朝宁公主喜武,又想到家里大姐儿最爱舞刀弄枪,一琢磨就把秦灼送到宴会上。

万一入了朝宁公主的眼,岂不是能帮扶家中?

“父亲竟指望你光耀门楣,”秦桑的话中满是得意,“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与公主相伴,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公主身份尊贵,岂会瞧上你这种粗鄙之人。”

秦桑见秦灼不说话,更加嚣张,开始上手推搡她,嘴里嘀咕着:“狐媚子,不知使了什么法子才让爹爹送你来宴会,有我在一日,你休想出风头!”

秦灼不愿与她争辩,并不代表她性子软弱,一扬手就将秦桑推了出去。

奈何秦桑是有备而来,顺势跌坐在地上,手中捏着绢帕,开始哭哭啼啼:“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