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叶小惠(1 / 2)

有一天,村里的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写了一篇暑假作文,题目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武烽指导,他看了之后,大吃一惊,赞叹不已。

武烽想到了他这般年纪的时候,根本就没独立思考过读书到底为了什么。老师反复强调的是,分,分,学生的命根,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父母说读书就是为了多识几个字,不至于出门办事一抹黑,啥都不懂。

父母包括其他亲人的想法一样,读书没有用。尤其是女孩子,混个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就可以,早点回来帮大人干农活,洗衣做饭带弟妹,喂鸡养鸭鹅,放羊割牛草。18岁左右,甚至16岁的都有,正是花一样的娇嫩受宠年龄,雨一样的多愁善感岁月,风一样的奔放自由时光,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束缚了理想,风干了眼泪,心如刀割般就嫁人了。

有部分不屈服命运的,到了16岁后,会跟随村里的人趁夜里,或者大人不在家,偷偷出门打工。那时有一部电视剧《外来妹》,讲述的就是六个从穷山沟里去到广东港资公司打工的女性的命运,播出后轰动全国,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在外打工妹的命运状况,人生历程。

主题歌叫“我不想说”,杨钰莹唱的。武烽那时还在上小学,只觉得歌很好听,尤其是杨钰莹的嗓音,甜到心里。如今再听这首歌,他忍不住流泪,只因他听懂了歌词的内涵,能够感同身受那些年打工人的不易,他们的辛酸,情和感,血与泪。

武烽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家三口,夫妻带一个比武烽小两岁女孩,名叫小惠逃难要饭来到他们庄,男的姓叶,身体不好,经常咳嗽,时常卧床不起,实在走不动了。武烽爸安顿了他们,让他们一家暂住烟楼里,时常让武烽给送吃端喝。

对于他们一家三口处置,武烽爸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有头有脸的场面人叫到家里讨论。三种论调,一种是帮他们,谁都有落难的时候;一种是不管,这年头落难的太多了,管不过来;另一种是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利益,咋样都行。

武烽爸反复劝说反对的邻居们,首先表态把自家开垦的荒地让出两亩给他们种,自留地腾出几分种瓜果蔬菜。武烽爸说一家三口住烟楼不是长久之计,需要在村里找一片空地给他们盖几间房子。通过多次讨论商量,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把庄上无主的臭水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垫石填土,盖房子。

武烽爸是盖房子班的领做人(领头人),起初只有几个愿意帮忙,后来加入的村民越来越多,房子盖好了,一家三口从烟楼搬进了新房。

老叶两口非常感激村民,尤其是感激武烽爸,想把闺女小惠认到他跟前做干闺女,武烽爸没有同意,他认为这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是什么大恩。

叶小惠尽管穿着破衣烂衫,却掩盖不出她水灵灵的出众气质,白嫩嫩的脸蛋,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非常招人稀罕,村里的小男孩都喜欢找她玩。到她家院子里喊她名字,她怯生,躲在门后,露出半个脑袋,他爸说:妮啊,想玩的话找武烽哥哥,不要和其他男孩在一起。

武烽从小就喜欢独来独往,在家里看书,帮父母看门守户,并不常出来。小惠挨着墙根,摸摸索索来到武烽家,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看书,也不好意思打扰,搬块石头,先用手擦去上面的尘土,再用嘴吹干净,坐在武烽跟前,歪着脸,托着下巴,笑着看武烽,听他朗读:ā ō ē ī ū ǖ,人 口 手 上 中 下。

小惠最喜欢听武烽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说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好伙伴,经常在一起玩,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它的故事。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惠给武烽拍手叫好,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露出洁白的牙齿和两个小酒窝,“烽哥哥,谢谢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武烽也笑了,现在想来,那可是他人生第一个忠实听众。

当天晚上,武烽就把这则小故事背个滚瓜烂熟,下次小惠再来找他的时候,合上书本,声情并茂,手舞足蹈的给她讲,小惠面露惊讶的目光,发出哈哈大笑,蹦起来鼓掌,欢快的给武烽跳舞。

武烽家穷,小惠家更穷,她爸下不了地,干不了重活,到了10岁才去读小学一年级,因她比同班的其他人高一大截,小伙伴们嘲笑她,起个绰号“学生种”,说她是羊群里跑进来一只骆驼。小惠捂着脸,害羞的哭着跑回家。

已经上高年级的武烽就不乐意了,他说都是一个村子的,你们有啥资格取笑别人,有些伙伴一看武烽说话了,就不再言语。个别的不服气,就和武烽干架,别看武烽个头小,底盘扎实,灵活机敏,并不落下风。再后来,那些孩子的家长到武烽家里玩或者办事,武烽就把他家小孩取笑小惠的事说了,那些大人说:“好的,武烽,你做的对,我回去嚷他,放心,保证以后不再笑话人。”

由于家里特殊情况,小惠并不能保证每天都能按时去上学,而是隔三差五的去,尽管如此,期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