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梦是反的(1 / 2)

凤倾山河 顾九容 1078 字 3个月前

甄玉听见这话,总是撇撇嘴,心想,有什么大事要一个闲散王爷来扛呢?

朝中有正值壮年的天子,有又能干又忠诚的左相韦大铖,识人善任的右相段克俭,还有外公晏昉这样坐镇朝廷的老臣,外面有父亲甄自桅这样的武将,大祁天下,太平得很,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岑子岳去操心的呢?

根本就没有嘛。

所以岑子岳就算软弱无能,就算身子骨不够强壮,那又怎么样?

说得难听一点,到时候她嫁给岑子岳,小两口只要风花雪月地过日子,就算是当两条“何不食肉糜”的废物大米虫,谁还敢说个不字?

所以甄玉最喜欢的事,就是听岑子岳给她念诗,念她最喜欢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他温柔低回的嗓音,仿佛古雅的歌咏。而甄玉则坐在春日的花榭旁,嗅着橘花的清芬,被那暖阳晒着,仰脸看着这男孩子清瘦白皙的脸,女孩儿般秀气的唇角,还有黑葡萄一样晶莹的眼睛,正回视着她,里面含着笑意。

此刻,饮翠笑嘻嘻地对甄玉说:“还有一件事,玉姑娘听了,只会更加高兴。”

甄玉问:“是什么事?”

“颐亲王明天也要回京了。”饮翠得意地说,“玉姑娘说说,这算不算天大的好事?”

今春,岑子岳领了圣命,去江州翠女峰祭奠先帝。

据说先帝当初南巡到江州,猝然离世,就死在翠女峰上,后来又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大行皇帝的龙体运回了京城。

然而江州翠女峰那边,毕竟是龙驭宾天之地,所以当今圣上每年都要过去一趟。

但是也有一种小道消息说,圣上过去,不是去祭奠先皇,而是去找一份先皇留下的神秘遗嘱,当然了,这种谣传没有任何实际根据,传播也不太广泛。

今年是颐亲王代替皇上去的江州,主要是让当地僧尼做一场隆重的法事。

这次分别有足足一个半月,甄玉和岑子岳自小相伴,隔三五日必然见上一面,分别这么久,对俩人而言,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饮翠一说他要回来了,甄玉心中不由喜悦,忍不住催促她,快找出合适的衣衫。

饮翠被催得没法子,只好又叫来嵌雪,帮忙一起打开箱子找衣裳。

“也罢,反正过几日就是万寿节,进宫要见皇上,提前准备好也无妨。”她无奈道,“先看看哪件衣裳合适,到时候,要让皇上见了欢喜才行。”

甄玉撇了撇嘴:“皇上什么时候见了我都会欢喜的,重要的是颐亲王。”

说完,甄玉自己先愣了一下,奇怪,为什么皇上会那么喜欢她?比喜欢自己亲生的女儿还要喜欢……

这时候,嵌雪捧上一件衣服问:“玉姑娘,这件如何?”

饮翠凑过上去一瞧:“啊,这件好,这幅香染锦上个月才做得,都还没上身呢——到时候万寿节入宫,姑娘正好穿它。”

甄玉接过饮翠递上的衣裳,仔细看了看。这香染锦是外族朝贡来的,是用一种名为“香染”的特殊蚕丝织成,这蚕丝因为蚕的体质缘故,天然就散发异香,染色的螺油也是西翎冰海独有的,香染锦工序繁杂,最后一道沸煮,使螺油杂质脱落,色香入丝,颜色虽然只有两种:秋香色和银灰色,但色泽细腻动人,丝质光滑夺目,一般的丝锦和它一比,顿时黯淡了三分、就显得活像粗布了。因此这香染锦珍贵无俦,堪称绝世稀品。

据说这个朝贡的小国名叫云禳,国家虽然小,但是实力不小,全国上下非常擅长御虫,无论是蚕、蛛、蛊……都是云禳的拿手好戏,就连突厥都不敢小觑,将之奉为上宾。

今年云禳那边敬奉的香染锦只有三幅,两幅银灰色,一幅秋香色。

皇上就将这幅秋香色赐给了甄玉。

甄玉苦笑摇头:“亏得离入宫还有几日,要是当天你再拿出这衣服来,那才糟糕呢。饮翠,这衣裳,万寿节那天可穿不得呀。”

“咦?为什么?”饮翠奇怪道,“万寿节是皇上的生日,这衣裳是皇上赏赐的,到时候穿着去见皇上,皇上看了心里也会欢喜呀!”

“我平日里真真白教导你们了。”甄玉叹道,“这香染锦,今年只进奉了三幅,而且只有一幅是秋香色,剩下两幅,太后肯定要留一幅,另外一幅必定赏赐了皇后——你们还不明白么?太后性子古怪,看谁都不顺眼,皇后就算做了,也不好当着太后的面穿呀。她的那副只能收起来白放着了。偏我穿着这秋香色的香染锦进宫,若是撞见皇后,让娘娘怎么想?万一让太后看见,她又怎么想?太后一向对我有所挑剔……”

她这么一说,那两个傻丫头才算明白过来。

甄玉继续叹道:“这些年,我蒙恩隆重,已经被皇上宠得不像话了,外头流言蜚语很多,说皇上比宠自己的女儿还要宠我,是不是有什么缘故。父亲时常叮嘱我要稳重,切勿太张扬。偏这个时候,我还穿着香染锦入宫,岂不是给旁人平添怨恨?皇后是我的姨妈,得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