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汉初三杰再相会(1 / 2)

初平元年(公元0年)四月十六。

汝南太守徐璆在耿弇游说下,对方以恩师灭门之仇,铲除国家奸臣的大义,以及阐述汝南郡四面楚歌的境况下,最终愿意向袁术投降。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汝南郡本就是他们老袁家的地盘,这里老袁家的恩信遍布四方,各县长大多都是袁家故吏,连他这个太守亦如此。

而在张角拿下九江郡以及曹操将济阴郡和山阳郡完全掌控后,他自己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这几方势力无论谁带军进入汝南郡,都不是他能抵挡的,投靠袁术也是明面上最好的选择。

南方的张角不臣之心已经显露,自己是不可能投靠于他的,东方的陶谦目标在青州,暂时没有精力向扬州进军。

北方的曹操在汴水兵败后,说明其军事实力并不强大,而且从家世来看自然是无法和袁术这个袁家嫡子相比。

次日。

经过精心打扮的袁术,带着满脸和煦的笑容,如同衣锦还乡般回到自己的家乡汝南郡,汝阳县。

本来汝南郡的治所在平舆县,正常来说袁术应该先去平舆县接受徐璆的归降,结果在自己力排众议后,首先前往了袁氏家族所在的汝阳县。

袁家主脉大部分人在洛阳被董卓处死,只有小部分留在汝阳县幸免于难。

这里除了袁氏主脉以外,其他分支旁系亦有许多定居于此。

当初关东联盟成立后,经过内部的投票,盟主被袁绍获得,这让袁术心中非常不服气,一直想在其他地方压制袁绍,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汝南郡在太守徐璆以及几位袁氏故吏的县长表决下,一致决定向自己投降。

汝南和南阳可是整个大汉人口最多的两个郡,岂是袁绍那小子半个冀州可以比拟的?

这让袁术感到志得意满,意气风发。

“袁公,见完族人后,需要迅速向平舆县进发,不可让徐璆等人觉得袁公冷落了他们,这是展现您礼贤下士最好的时刻。”何夔在旁劝谏道。

“何叔龙之言,正合我意,今日在此休整一晚,明日必须抵达平舆县。”袁术下令道。

“诺!”

…………

四月十八。

九江郡,寿春县。

“启禀韩先生,府外有一人自称是您的故交,属下询问他的姓名,他自称是象棋,真是个匪夷所思的名字。”侍卫奇怪的说道。

“象棋?哈哈,原来是子房,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请。”韩信大笑着说道。

“韩先生竟然会亲自去门外接人?这是周太守和张道主都从来没有的待遇。”侍卫站在原地,呆若木鸡的说道。

府邸外。

张良双手倒背的站在门口,四处张望,观察周围百姓的表情。

陈到站在张良身边低声道:“子房先生,从百姓的状态来看,这里还是远不如徐州。”

“那是自然,毕竟当年吴起可是在魏国与楚国都取得变法成功的大才,他的后人既然得到先祖传承,自然不会差到哪里,淮阴侯当年虽然是兵家大才,却并非治国能臣。”张良点头说道。

正在这时,府内传出熟悉的声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多年不见,没想到韩兄风采更胜往昔,我以为当年一别乃是诀别,没想到还有再见之日。”张良见到韩信后,原本平静的脸上也露出喜色,感慨道。

“子房快快请进,我们府里详谈。咦,这位兄弟如何称呼?”韩信见到张良旁边还跟随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不禁问道。

“在下汝南陈到,表字叔至,乃是代郡太守刘玄德的亲卫,目前跟随在子房先生身边,担当护卫之职。”陈到见到张良和对方乃是旧友,又见韩信仪表非凡,不由得肃然起敬的说道。

“韩兄,我们之间有要事商谈,可为叔至安排一间客室休息。”张良建议道。

“没问题,来人,给陈叔至安排一间上房,当以贵族礼仪接待,不可怠慢。”韩信向身边人下令道。

府邸的中年管家立刻上前应道:“谨遵韩先生的吩咐,这位贵客请随我前去。”

陈到向张良、韩信抱拳行礼后,就跟随管家离开了。

一间内室。

张良和韩信相对而坐。

“当年我没有听从子房兄的劝告,才引来灭族之祸,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没想到吕后这个恶毒妇人连我幼子都不放过。”韩信咬牙切齿的说道。

“四百年了,往事已矣,韩兄难道还没有放下吗?”张良长叹一声的说道。

“灭族之仇,不共戴天,我没有哪一刻忘记。”韩信双拳紧握,脸色铁青的说道。

张良见到韩信仍然如此悲愤,拨弄了棋盘上的棋子,转移话题的说道:“没想到当年与韩兄随心创作的象棋,你竟然又将他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