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装修(1 / 2)

食完五月粽,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算全部统计完毕。

没办法,电脑时代还没来临,数据全靠人工计算,再加上 XINYI 公司还没招齐员工,暂任的都是一人打两份工,工作效率上不去也很正常。

结果显示,九万多份问卷里,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表示会考虑装潢,其中有大半收入在一千五百元左右,剩下的一小部分居然是低收入人群。

这份数据足以证明,市民对居住环境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在温饱面前,他们不得不选择妥协。

还有一部分人群则是找不到合适的门路,他们也想每天居住在心仪的房屋里,可家具那么贵,装潢又那么麻烦,没有熟人介绍很容易被当作肥猪宰。

而且现在的装潢也不讲究什么风格设计。

一般来说,都是业主自己担任项目主管,找一些技术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修。

也就是包清工。

这种模式需要业主自己买主材和辅材,连电线水管都要自己买,很麻烦。

人走账清,后续风险技术工人可不管,全由业主自己承担。

稍微好一点的半包,装饰公司会帮忙承担人工和辅材。

郭志明开的公司就有类似的业务,方便快捷,缺点就是贵,销售的主材产品价格不透明,毛利率高,消费者很容易吃亏。

但在家具建材市场这种业态才是主流,家装公司过分依赖家具建材卖场,一旦家具建材卖场不再提供产品,家装公司的生意就可能做不下去。

而霍鸿骅想做的,是跳跃两个版本的装修模式,自己建一个卖场,由公司统筹,把硬装和软装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提供硬装和软装的设计施工服务,还提供基础材料到后期家具、灯饰、窗帘、摆件等配套服务。

不论业主是想选择半包、标准化家装、低价套餐还是品质套餐,XINYI 都可以达成。

做生意嘛,要么占据先机优势,别人没做的时候你先做,要么占据资本优势,别人做了你也可以把先做的灭了。

霍鸿骅两者皆占,如果这都做不成,那周曼青就要怀疑霍鸿骅是否徒有虚名。

之后,XINYI 公司旗下的家具建材卖场紧锣密鼓地开始招商进货。

很多厂商嘴上信誓旦旦说着好好好,会优先提供货物,实际上转头就忘。

“是啦,他霍鸿骅搞工业是很有一套,但隔行如隔山,他又没有当家具商的经验,让我们怎么相信他?”

“霍家家大业大,就算几百万打水漂也无所谓,我们这种小门小户可赔不起。”

“年轻人步子不要迈那么大,当心扯到蛋。”

“……”

向来在商场上顺风顺水的霍鸿骅难得受一回挫,跟周曼青打电话的时候没忍住小小抱怨了几句。

周曼青有点稀奇:“没想到你居然也有郁闷的时候。”

霍鸿骅:“……”

“我很好奇在你心里我究竟是什么形象?”

男人的嗓音透过电话筒更显低沉,尾音还带着一丝慵懒。

周曼青不禁揉了揉耳朵,把话筒换到另一侧。

“嗯……”她认真回想,不缺定道,“大概是成熟稳重,做事得体,遇上不谄遇下不傲,如《论语》所言:‘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电话那头的人不知不觉耳朵泛红,他以拳抵唇轻声咳嗽以掩饰内心的不自在。

“周小姐,我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发脾气,会有私心,待人也有刻薄疏离的时候,你那样讲,霍某实在愧不敢当。”

听周曼青不作声,霍鸿骅怕她尴尬,生硬地转移话题:“张德荣一家四口居住的公屋已经装修好,你明天有空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这么快?”

历时一个半月,比周曼青预计的时间要短很多。

隔天,周曼青乘坐渡轮抵达九龙半岛。

阿威和 Alen 早已在码头等候。

前往屋邨的路上,三人聊起装修的历程。

阿威说:“原来呢我计划三个月内完成,不过做起来比图纸上要容易许多,当然了,主要还是靠 Alen 他们。”

“别,我可不敢居功。”Alen 抱着胳坐在副驾驶,扭头对周曼青道,“要我说,周小姐才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周小姐设计的家具图纸,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市面上的家具风格还是太少了,要么是钢精铁制,看起来冷冰冰的,要么是花花绿绿的塑料,透着一股廉价味。

黄花梨、红木、紫檀木制作的家具经过精雕细琢,看起来古典名贵,却不适合狭窄的屋邨。

布艺倒是可以,但尺寸啦,风格啦,都得精挑细远。

他们乘坐电梯来到十三层。

公屋的楼道还算宽阔,